【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24日记者获悉,作为兰州市现存形制规整、残存不多的清末兰州古民居之一,距今110年的“柳合山堂”四合院传来喜讯,正在筹建中的“柳合山堂博物馆”受到了民间收藏者的青睐,成功吸引到了《后汉书》《北魏墓志百种》两套古籍安家落户。
柳合山堂整组建筑尺度宜人,比例精巧,具有晚清典型的兰州古民居特征。如今,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是古宅后人的最大心愿。为此,“展览+办学”便成为了筹建中的“柳合山堂博物馆”基本思路。其中,馆内展览设置4个故事板块:诗书传家,反映“柳合山堂”百年变迁史;以“安泰堂”药店、“祥泰公”木厂、“德兴顺”金店三大著名老字号,反映兰州本土工商企业史;以“柳合山堂”为清末重修兰州卧桥、解放兰州战役抢修黄河铁桥无偿捐赠大量木材,反映为社会做贡献史实;通过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反映甘肃兰州百年社会发展和本土工商企业史,再现山陕儒商为甘肃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
此次为柳合山堂捐赠的收藏者为解放后原兰州第八区(现七里河区)区委书记吕梁的后人,他无偿捐出了《后汉书》、《北魏墓志百种》古籍各一套,以及吕梁书法遗墨。他说:“我父亲在十年前给我们讲过柳合山堂的故事,又都是留在兰州的陕西人,因此想把这两套珍藏的古籍留在这里,也预祝柳合山堂在合理的保护与利用中永远被保护下去,成为兰州历史发展的珍贵佐证。”
新闻推荐
4月17日,三星GalaxyA系列手机新品品鉴会在兰州举行,用户现场体验了GalaxyA系列四款全新产品所带来的创新科技。此次四款新...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