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斌(资料图片)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蔚霞摄
据新华社客户端甘肃频道4月26日电如果以食物为罗马和兰州代言,非面莫属。兰州牛肉面与意大利面,面面相趣,打动味蕾。
马文斌是兰州的一名拉面师,家里的拉面手艺传到他已经是第四代了。去年6月,他前往罗马,参加了一场“兰州牛肉拉面牵手意大利面”的城际交流活动,与意大利厨师的同台竞技。
一块面团,在马文斌手中眨眼间就变成薄宽、二细、三细、毛细等形状、粗细不等的面条;意大利厨师也能做出螺丝型、弯管型、空心型等多个种类的面条。二人精湛娴熟的技艺,博得现场观众一片喝彩。
据史料记载,牛肉面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一碗优秀的牛肉面,不仅要有好口感,更要有清汤、黄面条、白萝卜、绿蒜苗、红辣椒油等的色彩搭配。
意大利面同样有悠久的历史。在公元13世纪左右,意大利面就已成型。起初人们将面饼摊晒切条,需要吃时再与肉、蔬菜等一并放入焗炉。许多城市过去都曾有过晾面条的场景。
“美食是世界语言。”马文斌说,两面之间的“对决”像是不同文明的“相会”。“两种美食都经历了百年以上的演变历程,虽然在味道、制作工艺上大相径庭,但是两种美味带给大家的感受是令人难忘的。”
如今,走在兰州的街头,有不少做意面的西餐厅。兰州牛肉面在海外的知名度也不断提高。牛肉面馆开到了日本、韩国等国家,越来越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们也来到兰州拜师学艺。
在兰州,牛肉面是人们的早餐,许多面馆中午过后就歇业了。这让在兰大留学的意大利女孩莉莉有些难以适应,在她的印象里,意大利人是在午餐或是晚餐时才会吃面的。
“意大利和中国相距万里,生活方式上必然存在差异。但是两地都拥有非常丰富的饮食文化,通过独特的味道和制作工艺表达各自的文化传统。”莉莉说。
在兰州市贸促会秘书长苏勇眼里,一根面条牵动着两国人民的友谊。“兰州牛肉拉面和意大利面有着天然的亲缘性。美味的面条打开两城民众的味蕾,是两国民间文化交往的重要纽带,增进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如今,罗马与兰州在文化、商贸、教育、旅游、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正在不断深入。特别是中意双方在今年签署和交换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两国经贸合作朝着更加务实和可持续的方向不断拓展。
一根面条,两城情缘。兰州与罗马正借助面条,不断推进文化交流,促进民心互通。新华社记者朱国圣王朋张玉洁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耿睿)4月26日,由兰州市文明办和兰州日报社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领读兰州·看见未来”大型公...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