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武晓锐通讯员贾继军
钻地沟、爬车顶、检查机车整备质量、处理疑难故障、巡查作业现场,这是兰州石化公司劳动模范、化工储运厂铁路运输车间机务乙班班长夏东洲每天的工作常态。
“只有掌握过硬的技术,才能做永不落后的火车头”,夏东洲这样认为也是这么做的。
2005年7月石油学校毕业后,当上了一名机车乘务员,从此,钻研内燃机车技术成了他主要的业余生活。他深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机车乘务员,不仅要有高超的操作技能,而且还要有较好的文化知识。“平时养机车,工作用机车,下班了还得学机车,机车别看外表粗犷,里面都是精细的工艺品,让人钻进去就不想出来。”这也成为了夏东洲的座右铭。
在机车操纵技术上,他虚心拜有经验的老司机们为师,利用休班时间专门跟平稳操纵能手学习机车操作。凭着这股勤劲儿,克服了内燃机车管线多、电路复杂、临修较多等问题,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了车间技能骨干人才。
随着行车经验的不断积累,夏东洲对化工作业区的线路状况、信号设置,每条线路货位站台的停车位置都了如指掌。爱琢磨的他在实际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快、柔、准”的作业方法,快,配车快,机车起步要快,以减少高档位运转时间;柔,升、降油门时要柔,以减少柴油机燃烧不良造成的燃料浪费;准,停车时要准确,配车无误,从而避免二次动车造成燃料的浪费,该作业方法运用后,有效地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化工区现有铁路总长36.8公里,与兰州著名的四十里黄河风情线相当。它东起橡胶厂、石化厂,西止西柳沟,北到黄河之滨的石化厂油品车间和原兰州铝厂,南达化肥厂、原机械厂,钢铁大道把十里化工城紧紧地联在了一起。”夏东洲向记者介绍兰州石化公司40多年来的铁路运输发展。
“随着公司生产建设的发展,公司化工区又陆续调进了国产跃进型、解放型、上游型和前进型等一批蒸汽机车。随着6台东德生产的V100型内燃机车引进,取消了烟冲火冒的蒸汽机车作业,保证了易燃易爆化工厂区的安全生产,为机车作业实行内燃化打下了基础,厂内机车作业开始了由蒸汽机车向国产内燃机车的转型。2007年,公司对化工区进行储运设施改造,现有铁路专用线总长达36.8公里,共有78条线路,90组道岔,拥有6台自备内燃机车及近400多台自备铁路车辆。同时,进行了厂内信号的改造,将所有道岔纳入微机联锁管理,增加东咽喉调车作业能力,304调车场新建存车线采用微机联锁后,解编能力及运输效率都有所提高,304调车场发送货物量可由东咽喉作业区独立完成。”
铁路调度楼前,只见纵横交错的钢轨从这里汇集、又敞开,向着各厂区伸延而去。在停车线上,各种铁路车辆像几条巨龙般地排列在线路上,仿佛正在等待着出征的命令,随着一声“呜”的鸣号,伴着隆隆的响声,驶过一台蓝色的内燃机车,牵引着一列满载着化工产品的铁路车辆向出厂线方向驶去。
风笛一声长鸣,机车缓缓轮动,上万个部件一起动作,夏东洲操纵着机车,将“石油品牌的巨龙”带向客户……
新闻推荐
了解发展实情 提供决策参考省政协专题视察兰州市十大生态产业及带动性项目建设情况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谯喜龙)5月5日至7日,省政协副主席尚勋武带领调研组,对兰州市十大生态产业及带动性项目建设...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