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张海峰,男,1979年11月20日生于兰州,祖籍河北省景县。
1995年12月入伍,2000年开始进入影视行业。先后参演网剧《分身》、电影《金陵神捕》、电影《倔强的交易》、电视剧《倚天屠龙记2》、电影《伏妖白鱼镇2斗法金银楼》、电影《太白剑》、电影《楼兰密藏》、电视剧《大泼猴》、电视剧《新射雕英雄传》第五版、电视剧《新牛肉面的故事》、电视剧《大西北剿匪记》等。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文/图
张海峰,地地道道的兰州人,也是一位活跃在影视镜头前的倔强小子。看长相,他高大强壮却并不俊朗,性格豪迈也不文艺。但18年来,他不仅演过农民工、大老板、小头目、边民、大侠、妖魔、神仙、疯子等诸多类型的角色,还曾和葛优、侯勇、金士杰等众多前辈大腕儿演过对手戏。也许,如今知道他的人还并不那么多,但他依旧用独属于兰州人的那一份执拗始终坚守着心中的梦想。
“美丽的大西北地大物博,是现代影视题材拍摄重要的取景地之一,其中以甘肃省景色最为卓越。然而甘肃又是影视人才匮乏之地,影视演员输出量相对其他省市微乎其微,但是我们依然不断地努力着、拼搏着,也希望能带动更多的兰州人走进影视圈。”张海峰告诉记者。
以前的张海峰从没想过当演员,也不敢想。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上小学五年级时出去游玩,在公园有一个预测未来职业的机器,就是给两角钱输入你的姓名、生日,就会吐出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将来适合什么职业。”他一边回忆一边说:“于是,我便掏了两毛钱也得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不少职业,有医生、老师、演员等。当时心里便想,如果好好学习其他还有可能,至于演员还是快拉倒吧,怎么可能?”
之后,张海峰随手便扔掉了那张纸条。不曾想,就是从那一刻起,演员这个词却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自此之后,每次看电视便有模有样的学电视里的演员演戏,当然主要学的还是武打戏里的动作。
第一次拍戏,是他去呼和浩特出差,当时街上有人正在拍电影,年轻的他很好奇,就加入到围观的行列中。没想到,他却被人一把拉出来,“你帮我们演个角色”。懵懵懂懂中,他就被套上一套军服,演了个见义勇为的年轻士兵。
回到兰州后,他把这次经历当做奇遇讲给朋友听,结果“奇遇”接着就又出现在他身上。又一次,他在街上走的时候又被人拉住演戏,这次是兰州电视台的导演,当时各地电视台的栏目剧很火,就这么他在省台、市台的栏目剧中多次出演角色。后来,又在相声茶社里客串演出,慢慢地,他由纯粹“好玩儿”变成喜欢上了演戏。
时光飞逝,一转眼张海峰正式接触影视表演已经快20个年头了。
“回头想想,其实是自己耽误了自己。”他感慨地说:“如果从一开始就走出去,今天自己的演艺道路将是另一番天地。当年信息闭塞,自己也没有勇气出去闯荡,永远只是串串栏目剧、舞台剧,或者有剧组叫才出去拍摄。因此,影视事业也一直止步不前。后来,我去北京拍摄看到了影视演员市场的繁荣景象,这才让我感觉找到了目标和归属感,于是便下定决心留在了北京开始自己的影视北漂生活。”
众所周知,北漂是极其辛苦的。张海峰每天给自己打气让自己保持工作的兴奋状态,奔波于每一个剧组之间投递资料。实在太累了,就在路边坐一会,喝点水起来继续。
他说:“我的演员生活主要分两个部分,百分之五十是演戏,另外百分之五十便是跑剧组送资料。不要小看送资料,因为向剧组推销自己其实是一件非常考验才能和情商的事情,在北京有十几万演员,剧组凭什么要用你?你得给剧组充分的理由让你演戏。”
“首先是演员业务要十分过硬,珍惜并争取每一次试镜的机会,拿出两到三种表演方案,认真设计表演内容。”张海峰一边总结一边讲解,从表情上看俨然已经进入到了试镜的状态:“而且一定要端正态度,按照剧组现场实拍的状态来试镜。其次,便是你要清楚、认真的表达出对参演这部戏的渴望,对剧组诚恳合作的态度以及作为演员应有的优良品质,这些综合体现都是给自己加分的内容。”
当然,如果因为角色不合适,这次没有机会合作,张海峰也会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剧组给了试镜的机会,只为争取下一次合作的机会。其实,演员这一行不是每一个人都像张海峰这样努力的,很多人干着干着就放弃了。也有很多人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接戏,而是总想着找经纪人,找公司,由别人为自己找工作机会,总想着无非就是少挣点钱,但最后往往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很明白,如果想到达那种有人替你分担的地步,就要一步一步的积累,没有谁能一口吃成胖子。所以,我一直努力着,从不空想。”他坚定地说。
在横店紧张拍摄爱奇艺定制的超级网剧《分身》中,他饰演李德柱一角。横店的冬天空气潮湿,拍摄现场条件艰苦,因为下雨地上湿,一个北方人竟然在南方脚上起了冻疮,身上长满了湿疹。
在拍摄电视剧《大泼猴》时,恰是夏天拍摄,他饰演的狮驼王又是全特效妆,每天仅化妆就得四个小时,卸妆也要一个小时。当时的气温达到32度,空气又湿又闷,他的脸上却贴一层硅胶皮,头上是厚厚的头套,身上穿着40多斤重的铠甲。拍摄十分钟盔甲下面的甲底、水衣就全湿透了,甚至连呼吸也感到困难,身上更是长满了痱子,但他硬是坚持了下来。
“拍戏很辛苦,坚持更辛苦。”张海峰告诉记者:“我从来都不肯放弃,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虽然自己一不是科班出身,二不能靠脸吃饭,干这一行确实很吃亏。但是,我就是认为钢刷子也别想把我刷下来,只要坚持住一定会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近期,由英皇影业制作的电影《断片儿之险途夺宝》中他的表现可圈可点。拍戏间隙,他和葛优有过一次简短的聊天,当听到张海峰苦恼自己的演技发展一直找不到定位时,葛优告诉他:“没定位好啊,没定位说明你什么都敢演,敢尝试。定了位就不敢随意逾越,谁说强悍的外表下不能有一颗顽皮的心呢?外表永远诠释不了内心!”
他参演的电视剧《新倚天屠龙记》目前以55亿的点击量完美收官,剧中他以精湛的演出技巧,诠释了崆峒派常敬之和七伤拳。拍摄期间,饰演崆峒派老大关能的总政话剧团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永久客座教授、国家一级演员薛勇对他说:“演员除了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阅历外,还要不断地学习研究新的知识来提升自己。你在社会闯荡了这么多年,又拍了这么多年戏,你所积累的社会阅历是很多同龄科班出身演员所不具备的。做功课时再多一分思考来研磨自己的演技,你会更上一层楼的。”
“听了薛老师的话,又看到薛勇老师对待每个角色的认真和敬业,我对自己的影视演员之路有了更坚定的信心。”张海峰说:“演员虽然只是一个职业,但演戏的过程却是让我热爱、让我疯狂、让我痴迷的一种灵魂享受。我要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和精力,来完成这份仿佛永远都是初恋一般的工作。”
张海峰很喜欢跟老前辈们在一起拍戏,他能从前辈们身上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非常的珍贵。
“我很崇拜李雪健老师,除了老人家出神入化的表演之外,更喜欢老人家那种敬业的精神。”他告诉记者:“李雪健老师每次拍摄之前都要去图书馆翻阅史料,了解真正的时代背景,人物行为举止,礼仪习俗,每次都做足拍摄前的工作。这些点点滴滴都是我学习成长的动力,所以拍摄前的准备工作我也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的。”
张海峰最喜欢的还是听老艺术家们讲述胶片时代的故事,讲述那时演员的心路历程,讲述每一个经典背后的故事,讲述每一部戏的辛酸苦辣,讲述老一辈人对现在演员发展的看法。也许,是因为他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来丰满自己表演的羽翼,让人生如梦、让梦想成真。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葛强)为消除非法营运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净化道路交通运营环境,5月8日,七里河交警大队与...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