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准备入学的家长们一直盼望着小学招生方案的出台,5月10日,城关区2019年小学招生方案出台。方案呼应了今年兰州市教育局的新规: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同一学校片区内一套房产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学位。城关区内年满6周岁的儿童和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均可申请入学,小学网络入学申请时间为6月1日-7日。招生按照“城关区户籍儿童”和“随迁子女”两个批次,各批次内依据“顺序”有序录取。凡择校入学的学生,小升初时不享受对口划拨政策。2019年6月7日后户籍迁入城关区、未参加网络入学申请的儿童,须在秋季开学前提出申请,由教育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调配入学。
“城关户籍”及“随迁子女“可入学
按照城关区教育局出台的小学招生方案,今年城关区内2013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城关区户籍儿童和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可入学。公办小学要依据相关政策,制定本校2019年招生工作方案后,自主开展招生工作。高校及事业单位所办小学不得拒绝片区内学生,不得招收片区外学生,本单位正式职工子女视为片内生。
小学网络入学申请时间为6月1日-7日;现场资料审核时间为7月5日-9日;录取调配时间为7月7日-11日;注册报名时间为7月13日-14日。
“城关区户籍儿童”为第一批次招生
按照《方案》,今年城关区户籍儿童在招生录取时列为”第一批次“,在批次之内,学校以“房户关系”分五个“顺序”自主招生。
第一顺序:A类有房有户儿童。包括:1.户口在片区内监护人户籍上,户口所在房屋所有人为监护人。2.户口随父母在片区内祖辈户籍上,户口所在房屋所有人为祖辈,且父母在城市四区无房产。
第二顺序:B类有户住公房儿童。包括:1.户口在片区内监护人户籍上,户口所在房屋承租人为监护人。2.户口随父母在片区内祖辈户籍上,户口所在房屋承租人为祖辈,且父母在城市四区无房产。
第三顺序:C类有房无户儿童。因故未在片区内监护人自有房产上落户。
第四顺序:D类有户无房儿童。1.户口在片区内且租住在片区内(监护人须在城市四区无房产)。2.户口随父母在片区内祖辈户籍上,户口所在房屋所有人或承租人为祖辈,但父母在城市四区有房产。
第五顺序:E类政策性保障入学儿童。学校依据《2019年兰州市城关区小学招生政策性保障入学儿童认定标准》进行认定。
2019年6月7日后户籍迁入城关区、未参加网络入学申请的儿童,须在秋季开学前提出申请,由教育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调配入学。
此外,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同一学校片区内一套房产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学位,同一户主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情况。
“随迁子女”第二批次五个“顺序”录取
第二批次“随迁子女”招生时,学校根据学位空额,依据以下顺序自主招生:
第一顺序:F类政策性保障入学儿童。学校依据《2019年兰州市城关区小学招生政策性保障入学儿童认定标准》进行认定。
第二顺序:G类有证有房有社保儿童。监护人持有居住证、在城关区购买住房且缴纳社保(需提供房产证明、在城关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凭证)。
第三顺序:H类有证有房儿童。监护人持有居住证、在城关区购买住房(需提供房产证明)。
第四顺序:I类有证有社保儿童。监护人持有居住证、并缴纳社会保险(需提供在城关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凭证)。
第五顺序:J类有证儿童。监护人持有居住证。
特别提醒家长注意,监护人在2019年6月7日前尚未领取到城关区地址居住证,仅持有居住证领取凭证或暂住登记凭证的随迁子女原则上不能在城关区申请入学。
“区内”与“随迁”报名流程各有不同
在报名的流程上,“城关户籍”与“随迁子女”略有不同。其中,城关区户籍儿童入学采取网络入学申请、现场审核、自主录取+调配入学的流程,即:
1.网络入学申请:监护人登录城关区小学入学报名招生系统,录入信息,上传相关证件或证明材料,选择现场审核时段,选择片区学校(具备政策性保障入学资格的儿童还可再选择一所入学意向学校)。
2.现场审核:监护人持相关材料到片区学校进行现场资料审核、类别认定,政策性保障入学资格认定。系统依据落户时间、购房时间等因素对各类别儿童进行内部排序。
3.招生入学:学校按顺序对各类儿童进行录取,完成上一类别录取后方可开始下一类别录取。如因招生计划限制,无法将某一类别儿童全部录取,则按内部次序,依次录取,录满为止。超计划及集体户、挂靠户、空挂户等“房户不一致”儿童由教育局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调配入学。
4.注册报名:儿童根据系统通知到校报名注册。
随迁子女入学采取网络入学申请、现场审核、自主录取+调配入学的流程,即:
1.网络入学申请:监护人登录城关区小学入学报名招生系统,录入信息,上传相关证件或证明材料,选择现场审核地点和审核时段。具备政策性保障入学资格的儿童还可选择入学意向学校。另有子女已经在城关区小学上学,还可进行“多子女登记”,招生时将在顺序录取的基础上,酌情考虑。
2.现场审核:监护人持相关证明材料,到自主选择的学校进行资料审核和类别认定。并依据购房时长、社保缴纳时长、居住证签发时长等因素对各类别儿童进行内部排序。
3.招生入学:学校首先对随迁子女中符合政策性保障入学标准的儿童进行招生,再顺序开展各类别儿童的录取,完成上一类别录取后方可开始下一类别录取;如因招生计划限制,无法将某一类别儿童全部录取,则按内部次序,依次录取。剩余儿童由教育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全区学位空额情况调配入学。
4.注册报名:儿童根据系统通知到校报名注册。
未配建学校小区不纳入招生范围
部分未按规定配建学校或学校配建不到位的住宅区,不能纳入小学划片招生范围。为保障住宅区内儿童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其中的城关区户籍儿童可在网络报名招生系统上暂选择住房周边学校提交入学申请,由教育局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调配入学,随迁子女按公办小学第二批次的相关要求入学。
民办学校要依法依规自主开展招生。自愿入读民办学校的儿童,到民办学校报名入学。民办学校不得采用笔试或任何变相的知识性测试选拔生源;不得通过举办培训班或与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合作等方式,提前选拔、特殊培养学生。
政策性保障入学儿童有认定标准
哪些孩子可以享受招生“政策性保障入学”?对此,城关区教育局公布了《2019年兰州市城关区小学招生政策性保障入学儿童认定标准》,有九类孩子属于“政策性保障入学儿童”:
1.符合《兰州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相关内容的军人子女。
2.符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相关精神的公安人员子女。
3.城关区户籍的地方烈士子女。
4.符合《兰州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相关内容的学科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以及创新创业人才子女。
5.港、澳、台胞子女或受聘于城关地区的企业、高校等单位的外籍专家子女。
6.城关区户籍的全国、省、市级劳模子女。
7.城关区户籍长期患重病人员和失去监护子女能力的残疾人而委托本区监护人照顾的子女。
8.重大项目建设中就地安置尚未还建的拆迁户子女。9.为城关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人员(含南北两山等边远地区学校及辅读学校教职工)子女。
学位紧张无法片区入学儿童将调配入学
随同今年的小学招生方案,城关区教育局同步出台了《兰州市城关区2019年小学招生工作调配入学办法》,对片区学校招生计划紧缺,无法在片区学校入学等多种情况进行调配入学。
调配的对象为四类儿童:1.入学当年片区学校招生计划紧缺,无法在片区学校入学的城关区户籍儿童。2.具备政策性保障入学资格的儿童。3.集体户、挂靠户、空挂户等各类“房户不一致”的儿童以及所在住宅区未按规定配建学校或配建不到位的儿童。4.未参加网络入学申请的城关户籍儿童。5.随迁子女。
根据《办法》公布的调配办法,当年招生计划紧张或招生计划空额较大学校,由城关区教育局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依照调配原则,与周边学校进行统筹调配。
符合《2019年兰州市城关区小学招生政策性保障入学儿童认定标准》的儿童,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招生报名系统提出申请,学校现场审核认定后,即可按顺序原则自主招生;区委、区政府或教育局认定的政策性保障入学儿童,由教育局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位空额情况,统筹调配入学。
集体户、挂靠户、空挂户等各类“房户不一致”的儿童、未按规定配建学校或配建不到位的住宅区儿童以及未参加网络入学申请的儿童,由教育局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位空额情况,依照调配原则指定入学。
对随迁子女,学校可根据学位空额,按顺序原则进行自主招生;无法自主招生的儿童由城关区教育局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全区学位空额情况,依照调配原则指定入学。当全区小学招生计划全部完成后,将不再进行入学调配,并通知未能入学的儿童回户籍地入学。
《办法》特别提醒,依据该办法而制定的各学校生源调配方案旨在解决当年各校间生源数量、生源结构不均衡的问题,当年有效,不能作为后期儿童入学的依据或参考。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巧灵甘霖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颜晨)5月10日上午,全省“阳光信访”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兰州市市民广场举行,标志着为期一...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