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兰州市文旅局紧紧围绕“都会城市、精致兰州”城市定位,认真做好黄河文章,打响“千里之游、始于兰州”旅游品牌形象,补短板、强弱项,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进全市文化旅游加快发展。8月2日,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截至6月底,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690.1万人次,同比增长29.2%,实现旅游总收入316.3亿元,同比增长32.2%,总量占全省第1位,增速分别占全省第3位、第6位。
据了解,今年以来兰州市确定重点文化旅游项目76个,总投资737亿元,完成投资20.28亿元。兰州老街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甘肃华夏收藏文化博览园、华夏文化展示中心、老家浪街旅游小镇、晴望川民俗文化村等项目进展良好。确定了12个专业村、300户农家乐的创建任务,确定了2019年9个创建省级旅游示范村名单。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八办纪念馆等单位利用馆藏文物资源、馆藏文献古籍和红色资源设计研发文创产品。目前,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八办纪念馆均已组建了设计研发团队,并已完成部分文创产品设计样稿。完成兰马吉祥物及文创产品制作。完成水车博览园水车维修提升、“八办”纪念馆灯光亮化改造工程,加快实施市博物馆提升改造工程。
举办金城讲堂10场、金城文化沙龙13场。市级层面举办大型文化惠民活动85场,县区举办文化惠民活动1398场,全市各乡镇(街道)举办文化惠民活动3665场。争取到位2019年度国家和省级文物专项资金4192万元。围绕文化旅游“七张牌”(“黄河牌”、“避暑牌”、“文化牌”、“乡村牌”、“游乐牌”、“美食牌”、“红色牌”),根据不同游客需求,联动兴隆山、什川古梨园、黄河风情线等耳熟能详的景区点,以及柳合山堂、红古区再生资源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玉泉山庄等独具特色的景点和精品民宿,经过精心策划,设计了15条精品旅游线路。做好精致兰州工作,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旅游厕所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旅游精品线路构建、文创旅游商品开发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全面推进。
下一步,将推进树屏丹霞景区、亚欧国际文化旅游项目、兰州老街、华夏文化展示中心(水舞秀)、晴望川民俗文化村等续建项目建设。紧抓7-9月黄金季节,采取建设文旅驿站、投放街景店车、组织民谣路演活动等10项措施,破解“夜间经济”发展瓶颈。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莉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暑期安全教育,8月1日,雁北街道中河社区联合街道物管办、安监站以及辖区雁园路派出所、雁滩交警队、兰州...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