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通渭路小学六年级四班高子涵
在我的小学生活的记忆中,有许多令我印象深刻的人,其中,有这么一位“大明星”承包了我小学生活时期的许多欢乐。
他有一对和“金鱼”一样的眼睛,一张下嘴唇包着上唇的“耐克”标志性嘴唇,最闪亮的是牙齿上还有一颗颗“金刚钻”,每当张嘴说话时,音、光都散发出夺目的光彩,那种情景就像颗颗星星从山洞中蹦出。他就是我们班的“搞笑明星”——李博涵。
这个少年在小学时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搞笑包袱真的是数不胜数,常常是引起老师无奈的憋笑,同学们的捧腹大笑。虽然此少年有时在课堂上让老师无奈,但也让我们紧张之余有了轻松一刻,是我们班名副其实的“笑星”。
毕业时我们班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之旅”,我们前往宁夏沙坡头,与沙漠一起回忆我们小学时期的点点滴滴。一路上我们在大巴车上欢歌笑语,但是因为路途比较远,大家的热情也被时间给消磨光了,车厢里一片安静。大家有的默默看着窗外,有的低头昏昏欲睡,有的更是坐立不安,像热锅上的蚂蚁,没有一点刚上车时的热情了。正在大家着急询问老师和家长什么时候能到达目的地时,这位“笑星”慢悠悠地站起来,咳嗽几声,说道:“同志们,战友们!你们知道奶牛和黄牛有啥区别吗?”大家一听笑星发话了,都立马打起精神,看向他。“诸位,您听听我的浅见,说的不到位,请各位指点一二,说的到位,给个掌声鼓励啊!这奶牛怎么叫?是不是‘哞,哞’。但黄牛怎么叫呢?”大家互相看看,有的人说一样的叫声啊!但也有人说肯定是有噱头的,但又不知道是什么?“笑星”得意洋洋地看着大家,摸摸下巴,眼睛咕噜一转,压低嗓音说到道:“兄弟,要票吗?便宜出售啊!”大家一听,车厢里顿时哈哈大笑声一片,有人给他竖起大拇指,有人捧着肚子说这个太妙啊!本来昏沉的车厢又被同学们的笑声启发起热情。这位“笑星”真是会抖“包袱”啊!
这位“大明星”还是一位超级“舞王”。
一次在我们班进行值周时,他与我分到了一组。大课间时,他说:“高同学,你是不是芭蕾舞跳的好,教教我呗!”“你一个男孩子学芭蕾舞啊?这好吗?你不是一直在跳街舞吗?看你在艺术周上的节目,跳的不错啊!怎么,打算转行啊?那我要考虑收不收你这个学生啊!”人家双手抱拳,一躬身说:“老师在上,受徒儿一拜!”这可怎么好啊!我只能收下这个“徒儿”了。趁着休息的时候,这个“徒儿”就拉我到操场上学习芭蕾舞的动作,每次都能看到他的进步,但我总是觉得这个“徒儿”是别有用心的!
终于在庆祝“六一”的联欢会上,我看到“徒儿”的节目时明白了。他将街舞和芭蕾舞结合起来,跳出了一段别出心裁的舞蹈,让全校师生大开眼界。结束时一个“天鹅湖”经典动作的谢幕,大家都欢呼雀跃,为这位“舞王”纷纷喝彩。下台后,他走到我身边说了声“师傅,我给你没有丢脸吧!”我连连摆手,“以后你可以当我的师傅了,你跳的太棒了!”“行啊,那以后你叫师傅啊,快拜师!”他露出洋洋自得的笑容,眼睛看着天空等我拜师。“哼,你也转变太快了吧!”我转身就跑了。“你等着我拜师吧!你永远是我的徒儿,哈哈哈哈……”留下他在那傻愣着。
“大明星”李博涵,我们即将分别了,将走向各自的中学生活,希望你的笑料依旧带给同学们欢乐,你也要记住我永远是你的师傅哦!
■教师点评:
蒋黎黎:习作运用具体事例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腻描写使文章极富画面感,将一位幽默搞怪的男生形象拉进读者的视线,是一篇人物描写的佳作。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郭俊宇实习生赵芳李学锋)炎炎夏日,在璀璨灯火的映照下,在黄河涛声的唱和中,由兰州黄河风情线...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