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自辉
对44岁的温晓丹来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温晓丹,兰州石化公司电仪事业部仪表二车间高压聚乙烯仪表班班长,仪表技师,2016至2018年连续三年被授予兰州石化劳动模范,2018年当选兰州石化公司十大杰出员工,2019年被授予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在从事这份工作的22年里,他凭着对工作的热爱和责任心,用闯劲、韧劲和钻劲,从“菜鸟”仪表工成长为高级技师,在平凡的岗位上超越自我、绽放精彩。
22年前,从化工倒班岗位转岗来当仪表工的温晓丹可是什么都不会,但他坚信,“知识就是力量,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厚积薄发当一名好的仪表维护工人。”学中干,干中学。他若发现仪表漏、堵、卡、接触不良、断路、短路、松脱现象频繁发生,都会挨个仪表查找原因,摸索规律,并虚心向技术骨干取经学技,每天坚持记录现场出现的仪表故障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晚上回去细心揣摩,重新温习。
多年来,他先后收集整理2万多组仪表对比参数,撰写了累计13万字的电子工作笔记,这些都成为仪表维护的“专用字典”。
在温晓丹眼里,机器轰鸣的装置上星罗密布的仪表就像他的一个个老朋友,哪里出了问题,他通过“望闻听摸”就能迅速发现并解决。
2014年,温晓丹对二次压缩机仪表控制系统改造,采用雷达感应测温,取代故障率较高的熔断探头测温,每年避免2至4次机组故障停车。
2015年,温晓丹完成637点联锁控制仪表DCS故障诊断的参数调整,并通过故障诊断报警功能的运用,及时发现仪表的异常变化,至今避免了6次生产故障。
2016年,温晓丹对一次压缩机48支热电阻进行改型,解决了单点仪表测量不可靠、系统配置不合理等隐患。
2018年,温晓丹通过对料位计主副探测器正压通风降温改进和主副探测器通讯方式的完善改进,有效解决了料位计测温失效而造成的装置故障停车的问题。
多年来,温晓丹提出了73项仪表完善改进方案,完成了486台关键仪表的防震防磨损保护,119项仪表控制系统改造,先后获得2项兰州石化公司技术创新奖,2项兰州石化合理化建议银奖,3项省级QC成果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因为有了温晓丹这样的模范,整个电仪事业部的员工都在学习他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
2018年,以“温晓丹”命名的仪表检维修劳模工作室创建成立,他带领团队研发了“探头阻值测量仪”“2/209卡件测试板”等仪表专用工具及检测设备,开展了“电动风门改型气动调节阀”“核料位探测器通讯方式优化”等课题攻关项目,切实解决制约装置平稳生产的仪表瓶颈问题。
“技能专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温晓丹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带动周围的员工成为仪表管理能手和技术专家是他最大的心愿。
目前,“温晓丹劳模工作室”汇聚兰州石化公司劳动模范3人,兰州石化技术专家2人、技能专家2人、分厂级技能骨干3人、车间级技能骨干4人。工作室不仅围绕企业产业升级、产品提质、效能提升、节能减排、组织员工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五小”及疑难问题揭榜攻关、先进操作法总结推广等活动,同时还承担了高技能仪表工技术传承工作,根据企业发展方向、岗位技能要求和员工技能素质需要,充分运用多种培训学习载体,开展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这就是作为新时代的劳模精神。”温晓丹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不忘初心,脚踏实地、拼搏进取、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用劳模精神激励自己继续奋斗,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新闻推荐
冬日的黄河格外清澈经过多年不断的治理,如今的南河道成为很多人饭后遛弯的好去处。每当冬季,在七里河黄河大桥附近,黄河波平...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