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7月,郝俊奎在白塔山留影。
郝俊奎趴在红毯上,抓拍了《向百年铁桥致敬》这张照片
黄河母亲、百年中山桥、黄河风情、黄河之滨的美,不管你从哪个角度去拍摄,都无法道尽兰州这座城市的自然之美。这里每一位热爱摄影的人,都热衷于用自己手中的相机,记录着他们那个年代里黄河的美和城市的美。在这样一群人当中,有一位年过六旬的优秀摄影家郝俊奎。1952年5月出生的他,是山西文水县人,1969年2月参军,之后他便来到兰州。
热爱摄影的他不放过兰州任何一处美
在郝俊奎的军旅生涯中他背过枪,任过军事教官,当过政工干事,在这种种的经历中,他最喜爱摄影。1971年,他便开始从事摄影工作。
回想起在兰州拍摄的照片,他说:“那是1977年7月,我和爱人一同登上了白塔山,在第一层台子,以中山桥为背景拍下了这张照片。”郝俊奎指着照片介绍,“从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那个时候的兰州,没有几座高楼大厦,大部分都是平房。中山路上的城墙也清晰可见。中山路很宽阔,路上很少能看到汽车,跑的基本都是马车和架子车。”那一年,郝俊奎用双镜头的海鸥相机记录了这一刻。
42年后再次回望中山桥
郝俊奎拿出一张2018年在白塔山上拍摄的中山铁桥照片,“现在的中山桥比之前抬高了一米二,白塔山上的树也长高了,以前拍照的地方已经看不到中山桥的桥头了。”再登白塔山,可见中山路周围的高楼有六七座,以前都是平房的地方,现在楼房鳞次栉比。河岸两边长满了参天大树。河堤两旁也停满了仝船。“42年了,黄河两岸山没变,水没变,中山路的宽度也没变,但是有三变,楼房变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变好了,黄河风情线变得更美了。”郝俊奎说。
现在的黄河上,架起了一座座美丽的新桥,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于是,他只要一有闲时间,就带着自己的宝贝相机,爬兰山,爬白塔山,爬文庙,但凡能将黄河美景尽收眼底的地方,他都跑了个遍,做一位城市发展和美丽风情线变化的记录者。
向百年中山铁桥致敬
今年的夏季,市民发现,在百年中山桥周边,来了大量的外地游客。每天傍晚时分,中山桥上灯火辉煌,霓虹闪烁。每日一色的主题展示了百年中山桥的多变。“我们都知道中山桥始建于公元1907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有着天下黄河第一桥的美称。今年的8月26日是兰州解放纪念70周年,我们的铁桥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洪水冲刷、风雨侵蚀以及战争的洗礼,仍然用自己钢铁般的脊梁,担起它的壮美。”郝俊奎指着一张《向百年铁桥致敬》命名的图片介绍到,2009年是中山铁桥修建100周年的日子,在庆祝日的当天,他趴在红毯上,抓拍了这张壮美的照片,留下了当时庄严肃穆的场景,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心情激动、倍感震撼。
这些年来,他拍摄的作品基本全部取材于黄河两岸的美景和兰州的发展历程,被多家媒体发表。在这座黄河之城中拍摄的《向百年铁桥致敬》、《黄河母亲》、《兰州星河灿烂》、《黄河穿城而过》、《交通琵琶》五幅作品,载入壮丽中华——中国当代摄影家作品集,荣获壮丽中华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摄影大赛金奖,这些画册宣传了兰州,让世人了解了美丽的兰州,知晓了兰州星河灿烂的黄河风情线,更让世人见证了兰州这座黄河穿城而过城市的发展史。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华晓婧
新闻推荐
第四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兰州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发布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挑战团队
9月21日,科技部火炬中心、省科技厅、市政府在第四届兰州科博会上发布了第四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兰州企业技术难题和需求。中...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