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兰州 今日永登 今日皋兰 今日榆中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今日兰州 > 正文

“妙笔生花”书锦句“鬼斧神工”雕精品金城微刻葫芦献礼中山桥建成110周年

来源:兰州日报 2019-09-26 02:45   https://www.yybnet.net/

微刻葫芦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文/图

1909年中山桥竣工通行,今年雄姿依旧的中山桥迎来了建成110周年。25日记者获悉,兰州市知名作家、书法家柳栋携手“金城葫芦王”齐鸿民创作了一枚精品微刻葫芦,旨在以传统文化精髓献礼中山桥建成110周年。

5公分葫芦纳922字《中山铁桥赋》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兰州则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位于兰州市核心景区白塔山下的中山桥(亦称黄河铁桥),系西北地区历史上首次引进西方技术在黄河之上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是近代中国对外开放在西北的重要见证和历史遗迹,也是中德经济合作与友谊的标志,更是兰州城市的著名地标。2006年,中山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件献礼中山桥建成110周年的微雕葫芦作品由当代兰州微刻葫芦艺术家、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齐鸿民完成,在直径约5公分的鸡蛋葫芦上,他采用诗文配画的传统形式,再加上上下回形吉祥纹圈,整体效果堪称“鬼斧神工”。画面占葫芦的三分之一,主体为中山桥和白塔山。特别令人拍案叫奇的是,齐鸿民还把滨河路的护栏、柳树、两架水车作为了画面的前景,中间还以羊皮筏子过渡,使兰州本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个场景中。

“紧随其后,便是刻上了我10年前的拙作《中山铁桥赋》,加标题和落款共121行,922字。”柳栋告诉记者:“这些文字用的是齐鸿民拿手的蝇头行书,细如发丝、点划精刻,字迹娟秀、工整清丽,行云流水、一泻千里。”

文学佳作与传统艺术的完美融合

2009年,在中山桥建成百年之际,柳栋曾作《中山铁桥赋》。之后,他一直在琢磨如何把这篇赋与兰州本土的某种载体结合,而成为独具兰州符号的艺术品。最终,经过深思熟虑后他锁定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兰州微刻葫芦。

“齐鸿民是当代兰州微刻葫芦的后起之秀和中坚骨干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就与家父因书画、刻葫芦结缘,交集颇深。”柳栋告诉记者:“缘于此,我们之间的交情自然被延续。我找到齐鸿民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给中山桥建成110周年作个纪念,葫芦就用父亲在世时所盘玩兰州独有的鸡蛋葫芦。于是,凭借着我们二人对兰州微刻葫芦的共同热爱和我们各自对父亲的深厚感情,此事一拍即合。”

“作为目前黄河之上留存的首座近代桥梁遗迹,今年中山桥迎来了建成110周年的重要时刻。”他说:“对这座天下黄河第一桥的独特景观和厚重历史,史籍、史料、媒体对她的记载及文人墨客著文赋辞记录了百余年来的变迁史,为中山桥赋予了历史、文化的内涵而流芳传世。”

人文价值远超艺术含量

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兰州微刻葫芦始于魏晋,历经兴衰在明清时期形成独有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经光绪至民国年间一代宗师李文斋、刘建斌的复兴开拓,新中国成立后王德山、王云山、阮光宇、陈唯一、马耀良、阮文辉等大师的探索发展而发扬光大。兰州刻葫芦,凝集了历代兰州葫芦艺人的文化修养、艺术遐想、精湛技艺和高洁的情怀,是民间工艺中的珍品。

兰州雕刻葫芦作为集传统文化、民间工艺和地方特色的于一体的纯手工绝世佳品,以针(刀)为笔、以葫芦为纸,采用微刻技艺创作,题材图案丰富,精妙刻工传神写意,直追中国诗书画印之神韵,在方寸之间展现乾坤万物,传承着兰州人对葫芦文化和艺术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展示兰州与兰州工艺美术形象的缩影,独步于中国非遗文化、中国工艺美术宝库、中国文玩界,是一颗璀璨夺目的瑰宝,更是兰州的一张金色名片,堪称中国一绝。

“从本土文化与载体的最佳结合上来讲,用兰州微刻葫芦来表现无疑是好马配金鞍。”齐鸿民由衷地表示:“这一次,能为中山铁桥建成110年创作这样一件作品我倍感荣幸,这是特色传统文化与厚重人文历史的完美结合,所具有的人文价值已远远超越了本身的艺术含量。”

赏微刻葫芦,赞盛世兰州

“齐鸿民把作品交给我时,让我欣喜不已。”回忆起初见这件作品的时刻,柳栋言语里流露出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悦:“齐兄除用了父亲生前已盘好的鸡蛋葫芦外,还另刻了一个同样的鸡蛋葫芦,深厚情谊让我感动。而且,这件无论从任何角度观赏都毫无瑕疵的作品,真的让我这个还算有点艺术细胞的人激动不已,其完美程度绝对堪称是精品力作。”

“这件作品本身就是一幅独立的中国山水画。”他感慨地说:“画面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线条流畅,且远山起伏、疏密有致,显示了齐鸿民深厚的书画素养和雕刻技艺,流露出作者对兰州这片热土的浓浓深情。可以说,如果没有对兰州本土文化、风情的熟悉和深厚感情,是不可能有如此准确完美的构图和表现。”

“文拙情真。”柳栋由衷地表示:“在天下黄河第一桥——兰州中山桥建成110周年之际,以具有兰州本土文化特征的微刻葫芦和传统赋文献礼,欣赏兰州微刻葫芦和赋文回味中山桥历史,感受盛世兰州,憧憬未来兰州,不失为一件幸事、雅事也。”

新闻推荐

2019年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竞赛落幕

由兰州市委宣传部、市城管委共同开展的2019年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竞赛进入终极决赛,9月24日,经过初赛、复赛筛选出的10...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妙笔生花”书锦句“鬼斧神工”雕精品金城微刻葫芦献礼中山桥建成110周年)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