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孙理
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全国文明城市的定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近年来,市科技局以科技手段让“兰州蓝”成为城市名片,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方面开创新模式,充分助推了兰州市在创建文明城市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
用科技手段优化生态环境
近年来,市科技局立足本职实际,通过政策支持、项目支撑、平台建设等措施,以科技创新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市科技局局长王柠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助推兰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市科技局首先是完善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体系。在《兰州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兰州市实际,2018年制定下发《兰州市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科技支撑实施方案》,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2019年6月又制定下发《中共兰州市科技局党组关于全面加强科技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聚焦“蓝天”“净水”“护土”等三大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协调,明确包括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在内的生态环境科技支撑重点工作,细化责任分工,强化保障措施,不断完善生态建设科技支撑政策体系。
除了在相关政策和法规方面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兰州市还强化项目支撑,支持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技术攻关。王柠表示,兰州市各级科技部门不断完善年度市科技计划和市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指南,建立面向重大需求和重点领域的科技项目凝练支撑机制,将生态环境纳入“兰州市十大科技项目”“兰州市十大科技创新项目”以及民生科技专项重点支持领域,围绕大气、水和土壤等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修复、分析检测、监控预警、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面向在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广泛征集相关科研项目,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投入模式,构建兰州市生态产业体系,推动十大类生态产业发展。先后支持了“高稳定性高活性汽车尾气催化剂前驱体的研发及产业化”、“基于黄河兰州段水体水质季节性变化的水体污染修复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固化稳定化技术研发与应用”等生态环保科技项目。
与此同时,兰州市还大力鼓励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严格落实《兰州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对符合条件的“甘肃省土地利用与综合治理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矿区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细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生态环境类科技创新平台分别给予20万元后补助资金,支持各研究中心全力整合全市生态建设领域科研力量,加强国(省)内外交流合作,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污染监测、预警、修复与治理技术研究,提高环境污染风险研判能力,提升兰州市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和修复技术综合水平。
优化青少年科技教育模式
除了利用科技创新手段推进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之外,市科技局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尤其是青少年科技和科普教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今年,为完善科普教育基地系统性建设与硬件设施,加强科普教师培养,优化青少年科技教育模式,兰州市科技局在保证原有科普工作经费的基础上增加280万元,在华侨实验小学、民主西路小学、静宁路小学、七里河小学、火星街小学、长风小学以及西固城第一小学设立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验室”试点。
提及建设科普创新试验室的初衷,市科技局政策法规与监督科科长李彩霞告诉记者,市科技局在实地走访调研中,发现全市科普教育基地系统建设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善,科普师资和科普工作者培养工作相对薄弱。“希望通过我们的一些努力,使问题得到逐步改善”。她说。
通过引入第三方,按照学校需求及科技教育特色,为学校配备必要的设备、材料和制作工具,完善中小学师资培训体系和课程内容,为科技辅导员和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发明、科技制作创造条件。“在科技与创新引领发展的今天,科普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必须涉足的领域。”李彩霞说,此次科普创新教育项目的开展,就是为了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及创新思维,该项目自2018年5月筹建,主要面向兰州市近郊四区各个小学,采用征集推荐的方式进行试点学校的筛选,在对所筛选小学进行资料审查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以学校是否具备充足的场地和师资队伍,以及教师对科普创新教育的热情程度为标准,最终在18所小学中筛选出7所试点学校。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普创新试验室建设方面,兰州市科技局根据不同学校的需求和特色,分别设置了机器人创客空间、STEAM创客实验室、智能制造创新实验室、3D打印创新实验室、中国古代科技创新实验室、信息化智能创新教育实验室和D.dream设计梦想创新实验室7种不同的科普创新实验室,旨在实现各个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达到互通、互促、互学的效果。
据介绍,在试验室建设过程中,市科技局还组织了“兰州市科技局科普创新教育研讨会”。与会专家从“基于技术课程的创客教育探索与实践”、“基础教育开展面向青少年的科学素质的培养应当从何谈起”、“创客教育空间建设与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学校科技教育工作者深入地交流,探讨了科普创新教育的新特征,推动兰州市科普创新教育多元化发展。通过研讨交流,让学校了解了科普领域前沿及行业动态,与专家分享了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工作成效,同时启发工作思路,为兰州市中小学生的科普创新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闻推荐
中川城际铁路宝兰高铁银兰客专线(在建)西银客专线(在建) 陆续推行电子客票试点
11月27日,记者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客运部得到确认,近期,兰铁集团将在中川城际铁路、宝兰高铁、银兰客专线(在建)、西银客...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