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颜晨文/图
今年43岁的黄炜,现任兰州城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泽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多年来,他始终奋战在城市供水工程建设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供水员工服务人民、服务群众的责任。2019年4月,黄炜被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兰州市首批“青年专家”。
“我们供水集团员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让市民喝到放心水。”黄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1年至2018年,黄炜担任公司项目经理,参与和独立负责完成了共计50多项管道施工建设项目,为城市供水工程建设默默奉献、辛勤付出。
2013年至2016年,由公司承建的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给水管道改迁工程中,在轨道交通东方红广场站等多个站点,都面临管线复杂迁改难度大、迁改量大、工期紧等诸多困难。为了克服工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按期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黄炜主动与各施工单位对接沟通,在迁改过程中不断出谋划策,积极配合,硬是啃下了管线迁改这块“硬骨头”。
与此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黄炜始终坚持每天深入施工一线并组织党员带头冲锋在前,把党课搬到工地上,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带动广大员工苦干实干。他按照各轨道施工建设单位及各站点工程施工图要求,针对各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出细致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施工措施精心组织施工,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
十多年来,只要工程一开工,黄炜就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连续多年主动放弃了带薪休假。在黄炜的生活中,几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每天从早忙到晚,但他从没有怨言。在工程施工的紧张时期,有时甚至几天几夜不回家。
2017年黄炜按照集团公司安排,抽调精兵强将,参与加入以党员和业务骨干为主要成员的项目攻关小组,针对PE管道切割易给施工带来不便的特点和难题,调查收集各项数据,组织试验试制,多次组织专家现场论证,参与编写“城市水务安全PE管切割机托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技术发明,该项目获得兰威城镇水务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16年至2019年黄炜还参与完成了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主要负责项目实施、数据收集工作,该项目通过了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的专家评审验收,目前,该项目成果已经应用于兰州城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供水管道的抢修作业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应用前景广泛,具有推广意义。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黄炜始终把工程质量视为自己第一件大事来抓,在施工中他要求每个人都要明确质量目标,并将各部位、各工序的质量监控责任到人,施工工程安全质量得到了公司肯定和嘉奖,他所负责的部门连续多次被评选为优秀项目部。
其实,黄炜在多年的工作中,遇到突发状况或是技术难题是常有的事。但作为一个多年奋战在工程施工现场,一路成长起来的工程施工管理者,黄炜总是一头扎进工地,反复思考、和技术人员共同探讨,最有效最快速的解决问题。
从2014年开始至今,黄炜还兼任单位供水管道应急抢修队队长,在“急、难、险、重”供水管道抢修施工任务中,他总是第一个赶到现场组织实施抢修作业,精心组织机械设备、人员到场,按照抢修工程要在“最短时间内、抢修力求速度快、质量好、影响小、损失少”的要求予以完成,从抢修开始到结束始终坚持指挥作业,他负责的每一个抢修任务均能按时提前完成,抢修及时率达到100%。
在2016年5月30日轨道交通七里河站点DN900供水管线进行回迁停水碰接碰接施工中,黄炜带领团队克服雨天泥泞,碰接点多,施工路段交叉作业,现场狭窄等困难,连夜组织施工,经过连续40个小时的昼夜奋战,碰接工作提前8小时完成。同时,还配合七里河管线所完成两处DN900阀门更换和管道更换,在对市民承诺的规定时限内提前完成供水管道改线碰接任务。
2018年7月,黄炜被集团公司任用为中层管理干部,担任泽锐建设工程公司副总经理。2019年4月30日,作为兰州市新水源管道和老管道碰接施工作业主要负责人之一的黄炜,带领着团队中的精兵强将,经过连续48小时的昼夜奋战,新水源直径1.4米原水管与城市供水直径1.8米原水管线,以及芦家坪水厂二线直径1.4米原水管与“西水东调”北线直径1.4米供水管线的碰接工作均同时按期完成。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黄炜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精湛的业务水平,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荣获了集团公司2012年度、2013-2014年度、2015-2016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度、2008年度、2010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8年度,获市政府国资委“最美一线员工”称号,2018年度被评为市国资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晓霞)近日,中央文明办在四川省宜宾市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并发布11月...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