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艺术品耿睿摄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耿睿)为了响应国家“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重大国策,助力“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也为了提升兰州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传统文化素养,近日,兰州大学艺术学院2019级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们前往甘肃省博物馆与兰州民俗博物馆,进行《视觉传达设计原理》课程的课外实践,开展了一次不一样的“课堂教学”。
师生首先参观“大路西行——中国油画作品展”。这些油画作品中既有一大批表现丝绸之路风土人情的油画作品,也有展现如意甘肃和“丝路金城”兰州风貌的作品,其中《陇上曲》系列、《正宁路的夜晚》、《马踏匈奴》等均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诸多优秀的油画作品中感受不同作者对于祖国西北地域文化,人文风貌的理解。为同学们在西北文化,丝路文化的大环境下进行设计创作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思路。例如对优秀的抽象油画进行色彩提取,学习充满丝路风情的配色,应用到设计作品中去;或在画家的造型和构图中寻找灵感,结合自己对丝路文化的理解,作出充满艺术性的设计作品。
此外,师生们还参观了省博的各个展馆。尤其是甘肃彩陶展,因为陶器上的各种精美独特的纹样,可作为艺术设计学生在设计创作时的重要参考,同时,省博文创馆的“创意+功能”有机结合的设计理念衍生品也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灵感与动力。
当日下午,老师带领大家到达兰州民俗博物馆进行参观实践。在这里,老师带领大家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兰州的民俗文化知识,体验了兰州地方民俗文化和历史传统,加深了同学们对兰州这座城市的认识。并强调在做设计时,可以让兰州非物质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参观完博物馆,师生一起还探访了泥人艺人与刻葫芦艺人。老艺人众多精致生动的作品让人叹为观止。在感叹老艺人技艺的同时又为老艺人的坚守、传承、执著的精神打动。在学习技法的同时更应该有对艺术的执著和坚持。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赵万山)省人社厅近日对厅本级经办工作中要求办事群众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了认真梳理,决定取...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