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倩和昊昊姐弟俩的故事,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无数的好心人通过本报或其他途径向姐弟俩伸出了关爱之手。可以预期的是,姐弟俩的生活肯定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这些鼓励与帮助,或将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们也有必要对这两个孩子说一些心里话。
人之一生,不完美者,十之七八。如果说,人生是一盘大餐,那么餐桌上必然有酸、甜、苦、辣。如果说,没有苦难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那么苦难的经历则是人生中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常言道:“苦难是弱者的坟墓,但它却是强者的砺金石。”其实,贫寒与苦难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对待贫寒与苦难的态度。
贫寒不是过错,我们也不需要感激贫寒与苦难,但我们必须对人生心生敬畏,心向光明。
敬畏是一种生活态度。“敬”是严肃、认真,“畏”是谨慎、认真、不懈怠。生活,没有敬畏的话,一切将变得轻浮而不屑。我们对美好与未来,必须报之于乐观与坚韧,就像湖北的两名律师写给姐弟俩的信:“叔叔阿姨作为律师,也是出身寒门,我们既深知求学之难,亦深感开卷有益。我们深知知识改变命运,更深谙智识托持国势。知识与智识的获得都依赖于从好的书籍中获取,读书更是寒门子弟实现梦想的阶梯。请你们相信,对知识的渴望,足以点燃梦想的光芒!”两位律师的期冀无异于金玉良言,姐弟俩对于未来的梦想追求,须持之以恒,须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
在甘肃省,有一个例子,完全可以为“苦难一定会是未来的财富”“知识改变命运”“只要持之以恒,前路必然光明”这些励志“鸡汤”提供最佳佐证。1998年,有一部感动全国的电影上映,电影名字叫《背起爸爸上学》。电影主人公的原型,名叫李勇。李勇1980年出生于甘肃省宁县瓦斜乡永吉村,李勇出生时,父亲52岁,母亲47岁,上面还有有一个哥哥与三个姐姐。李勇6岁那年,父亲瘫痪,大哥大姐都已经成家另过,二姐三姐都在念书,家里的生活重担要靠瘦弱的母亲和年幼的李勇来肩负。1995年,李勇因学业优异,被保送到当时的庆阳师范学习,同年,他的母亲却因脑溢血去世。那年的9月开学,李勇用架子车拉着父亲去上学……可以说,李勇的少年时期苦难深重,但李勇没有被生活击垮,在他自己的努力下,也在社会各界帮助下,他1999年因学习成绩优异被保送至西北师范大学读书,此后一路披荆折棘,又考上了硕士、博士,现已成了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破茧成蝶的过程中,李勇始终牢记自己得到了太多人的关心、激励和帮助,但大家更应该看到,成功地改变人生际遇,李勇坚韧的意志、勤奋的品格,才是自己最可倚仗的人生动力。
苦难是人生的一剂良药,贫寒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难而退。加油,孩子,只要你们坚韧向前,你们的人生也必将像李勇一样,破茧成蝶,揭开崭新的篇章。杨恽
新闻回顾
兰州励志姐弟感动万千网友
4年前,昊昊和倩倩的爸爸不幸去世,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倒了。妈妈拉扯着姐弟俩独自生活,但妈妈没有一技之长,生活中的各种艰难和无奈,一次又一次地将母子三人击倒。天下哪个母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妈妈没有能力抚养,这样下去只会拖垮三个人。最终在家里人的劝解下,两个孩子交给姑姑来抚养。后来,母亲改嫁他人,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面对家庭的突然变故,姐弟俩坚强面对,在他们的身上涌动着一种温暖、奋进、向上的力量。自己有3个孩子的姑姑何永莲收养了倩倩姐弟俩,以卖菜为生的她家庭条件本来就不好,这也让姐弟俩比同龄人更加懂事,并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正在读初三的姐姐要每天给弟弟当“家长”辅导作业,姑姑病倒了,她还给姑姑煲汤送到医院。姑姑的菜卖不完的时候,8岁的昊昊便摆个地摊去叫卖。这对姐弟俩的故事因此在网络上引发网友的共鸣。
12月20日,本报以“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姐弟俩和姑姑共同生活——等我们长大了姑姑老了我们来照顾”为题对姐弟俩的故事进行了报道,本报微信客户端又以图文加视频的方式跟进报道,在新浪微博上,当天还上了微博热搜榜,文章阅读量数百万次,12月22日和23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分别又以《14岁姐姐给8岁弟弟开家长会,背后原因让人动容……》为题进行全文转载。一时间,网络上引发共鸣,各种慰问、鼓励的评论铺天盖地涌来……
爱心如潮!一大波温暖涌向兰州励志姐弟
全国关注
“每年开家长会的时候会很难堪,每次都有家长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会问我,你今年多大了?你也是个学生吧?你的家长为什么没有来?我当时心里就很难受……”这是兰州市七里河区14岁的姐姐给8岁的弟弟开家长会时的情景。
通过本报报道,倩倩和昊昊姐弟俩的故事上了微博热搜榜,兰州晚报的报道被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全文转发。
一系列的报道与新闻传播,在网络上引发了极大反响,各种慰问、鼓励的评论铺天盖地地涌来,更有很多热心人打电话关切地询问姐弟俩的现状,也有一些好心人直接将关心化作行动,买了棉衣、捐了款,表示想要资助姐弟俩,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把温暖快乐送给他们。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的陆文、袁三慧律师给姐弟俩寄来了一批书籍,还给两个孩子写了一封信,给孩子强大的精神鼓舞。
湖北黄石易圣律师事务所的陆文和袁三慧两位律师通过本报新媒体客户端留言联系了本报记者,当即前往书店选了一批课外书籍,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活着》以及《曹文轩唯美童话精选》等童话故事书和励志文学等,同时他们还给姐弟俩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件。1月5日,姐弟俩收到这份珍贵的信件后,倩倩带着弟弟认真地读了起来。倩倩说,她读后感到非常温暖,并充满了力量,她要将这份书信珍藏起来并张贴在床头,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她就会读一读。
爱心如潮
姐弟俩已收到爱心款2万元
本报报道后的第一个周末,兰州团市委志愿者工作部部长吴永朝和中铁二十局樊恒东以及曙光公益的郑海斌看到报道后,给孩子买了过冬的衣物、被褥等前去看望了孩子。家住白银路87岁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奶奶也让记者捎去了衣服,还给了孩子200元钱。记者朋友圈一位从未谋面的张明仪先生也前去探望姐弟,他除了鼓励还是鼓励,并悄悄塞给孩子2000元现金,然后转身离去。民革、民盟兰州市委的林建平、赵继明等人12月23日也前去看望孩子,他们给孩子的姑姑带去了米面油以及书包等文具,临走时还给孩子塞了1900元钱,还有孩子的姑姑何永莲所在菜市场的一些商户也一百两百地给孩子钱,这些举动都温暖着姐弟俩。
昊昊所在的八十六中学校领导得知后,也派人前去家访慰问,并给孩子争取了1000元钱的资助。班主任葛老师一直以来也给了孩子很多的关心。
对姐弟俩的关心关爱如潮水般,一时间不断地涌来,记者不断地接到很多电话或者要添加记者的微信,咨询或者关心两个孩子的状况。
兰大附小二年级王泓皓、王泓凱小朋友的爸爸通过微信转来2000元钱,他对记者说,这是两个孩子的心意,希望能帮他们缓解一下目前的困难。希望小姐弟俩人能奋发图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要因为生活上的困难失去对未来的信心。
1月2日,兰州好人赵良忠和雷雅绚前往龚家湾看望孩子,并给孩子资助一些现金,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赵良忠今年31岁,是兰州新区一名消防队员,是一名真英雄,曾独自抓捕一名银行抢劫犯。雷雅绚是新区经合局一名90后女干部,她在平凡岗位上,将青春奉献在基层,倾心扶贫暖民心。
几天前,上海的蔡先生通过共青团七里河区委捐助10000元,还有广州艾瑞科新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长梁辉先生委托兰州的腾海城先生给孩子资助5000元。这些天来,孩子收到的社会各界资助超过了2万元。
未来可期
孩子的学习有了着落姑姑给孩子报了学习班
孩子的姑姑何永莲说,这些天来,每个周末都有好心人上门看望孩子,她和孩子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她感谢大家的关心和关爱,现在有了这么多的钱她可以给两个孩子去报个学习班,这个寒假就给倩倩报了学习班,加强孩子的学习,希望两个孩子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于永昭文/图
两位湖北律师给姐弟俩的信亲爱的倩倩、昊昊:
你们好!
当你们收到这份陌生人的祝福之时,请不要惊诧不要慌张。这份美好的祝福来自于湖北易圣律师事务所的叔叔阿姨,叔叔阿姨深知你们姐弟俩对知识的渴望,更明白你们走出艰难生活困境的信念。
叔叔阿姨给你们姐弟俩寄送了一批课外书籍,愿你们永远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在书海中遨游,寻找你们想要的答案,尽情欣赏和描绘奇妙的世界。这世上的路有千万条,却又条条路都满布荆棘,唯有读书是这千万条艰难之路中最容易的路。
叔叔阿姨作为律师,也是出身寒门,我们既深知求学之难,亦深感开卷有益。我们深知知识改变命运,更深谙智识托持国势。知识与智识的获得都依赖于从好的书籍中获取,读书更是寒门子弟实现梦想的阶梯。
请你们相信,对知识的渴望,足以点燃梦想的光芒!
湖北易圣律师事务所
律师:
2019年12月26日
两位律师给姐弟俩寄来的书籍
新闻推荐
西湖公园我们在行动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忠德文/图2019年,兰州市深度挖掘出“精致思维”“精致执行力”等一系列“精致...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