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忠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调整,在历史的变迁中,七里河区诸多工业厂区已名存实亡,在此次“两会”上,高佑军等市政协委员建议,建设七里河区工业博物馆,填补全省工业博物馆空白,让历史的沉淀与骄傲永存。
据悉,在1964年到1980年间,众多工业企业落户兰州。其中,在七里河区龚家湾和土门墩附近有兰州机车厂、兰州电机厂、兰驼厂、兰通厂等,这一区域成为一个连片的“厂区社会”,成为当时七里河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调整,在历史的变迁中,曾经强势的工业,如今没落了,七里河区诸多工业厂区已名存实亡,只留下一些公交车站名和旧厂房、家属院,仍在记录着当年的工业盛景。进入21世纪后,兰州开展北进、东扩计划,兰州北部的秦王川被批复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同时,兰州市正式颁布《兰州市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实施方案》,兰石厂、兰驼厂、兰州电机厂和兰州其他企业相继搬迁到兰州新区,为企业发展带来新动能。
高佑军等委员联名建议,应学习其他老工业城市经验,充分利用部分企业遗留的老厂房车间、场地建设一座七里河区工业博物馆,记载历史、传承文明、展示七里河的工业文明,把位于七里河区的工业遗产利用好、宣传好,增加七里河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七里河区文旅产业的新亮点。
新闻推荐
1月17日,盐场路街道小沟坪社区在未成年人活动室开展“迎新春·巧手做灯笼”主题活动。志愿者向小朋友们耐心讲解并分步演...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