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大街小巷、社区网格,酒泉路街道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坚定奔波的身影为辖区居民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们沉着冷静却又一丝不苟,以绣花般的仔细和精密,织起一张防疫安全网。在酒泉路街道张家园社区,有这样4位“金刚”,他们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投身到疫情防治中。
郑云:张家园社区副主任
郑云是一名共产党员。大年三十的下午,他接到社区的紧急召回电话后,立刻放下正在包的饺子,赶回了工作岗位,积极投入排查工作,直到凌晨才回到社区。之后的日子里,他不停地入户、打电话排查外地人员,定时背着消毒桶,穿梭在背街小巷进行消杀工作。
马占奎:网格楼院长
他独自带着一个上初中的孩子生活。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期间,他留下孩子独自在家,每天奔走在楼院中,不厌其烦地询问、登记、宣传,开着疫情防控宣传车在辖区的主次干道不间断地用小喇叭宣传。
彭辉:社区计生专干
他的妻子也是街道职工,收到消息后,两人双双回归岗位。在这个特殊时期,他和妻子每天挨家挨户敲门宣传,遇到不理解的居民,他们耐心解释。作为计生专干,彭辉每天提前到岗,一日两次为社区工作人员测量体温进行登记,人们都笑称他是守护者的守护者。
李英强:社区综治员
他每天几次开着自己的“战车”——电动三轮车,穿梭在楼院间巡查和清理垃圾。在疫情防控期间,他的三轮车又承担起宣传的重任。每天,李英强拉着海报、宣传册、横幅在辖区内进进出出,通过自己的力量让居民尽快了解疫情防控。
因为社区女同志较多,“四金刚”白天工作,晚上主动值夜班,一张小小的行军床承载的都是社区工作人员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知道,让疫情退散,秩序重建,靠的不是某个人的力量,而是一群人的努力,但自己多做一点,光明可能就早一天来临。
深夜,社区电话响起,原来是一位辖区居民近期从外地返兰,看到贴在家门口的温馨提示后主动打电话到社区进行登记。“四金刚”拿起手电筒和登记簿,又匆匆出了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苏晓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南京2月3日电(记者陈席元)记者3日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首次基于无人机移动平台...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