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教育家雷夫老师曾说过:“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我对这句话的感悟是——生命。教育很小,小到要关注学生身上的所有细枝末节;教育又很大,大到关系到每个人的一生,甚至每个家庭的一生。要做好学校教育就得处理好学生、家长、老师、学校这四者的关系。在我的想法中这四种都是各具特色的教育资源,而如果利用好、调动好这四种教育资源会让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所以我先从家长这一教育资源开始着手,活动育人一直是我校的教育理念。那如何开展家校共育的活动,既做出效果又有自己班级的特色,所以“花开宿语”家长微课堂活动应运而生了。
最初开展这个活动源自于班级中孩子们的学情参差不齐,我们小学属于2019年九月才开始招生教学,而且接手的二年级(一)班的学生是从不同的小学转入,鉴于此特殊性我想开展属于自己班级的家长讲堂,通过微信群交流的形式来开展这项活动。刚做这个活动时我最朴素的想法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活动让优秀的孩子更加优秀,让中间的孩子向优秀迈进,让基础较薄弱的孩子能够有所进步,同时也可以让家长们彼此学有榜样、做有方向。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所以我花了一周的时间来策划每周主讲的主题,并将活动名称最终定为“花开宿语”寓意“静待花开夜宿交流”。第一期的主讲人我邀请了我们班小黄同学的妈妈来主讲,因为我观察到这个孩子的识字量和阅读量很大,而且习惯很好,我觉得一定是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中做对了事情,所以第一期活动由小黄同学的妈妈来主讲,小黄同学的妈妈在我们班级的微信群里分享了自己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心得,从阅读环境的营造、读本的选择到著名童年套系推荐,家长们受益匪浅,甚至个别家长手写了笔记。通过小黄同学妈妈的分享让很多家长意识到自己在孩子阅读习惯培养中做得不够的地方,也给很多家长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育儿经验。
第一期“花开宿语”家长微课堂活动结束后我受益颇丰,我突然对家校共育有了自己的感悟。后来我决定把这项活动每周开展一期,目前开展的十期活动主题各不相同:书写习惯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培养、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表达、孩子的方向在哪里、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有爱的陪伴等等。通过这十期活动中家长主讲人的分享,我也学到了很多育儿技巧和方法,而这些也让我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开展得更加得心应手。
接下来我要做的是把“花开宿语”家长微课堂活动的主题和内涵去做提升和延展,同时借助这个活动将班级共读建立起来,让家长之间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做读书分享,这样对每位家长都会有提升,同时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最后也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模式建立并完善起来。
“花开宿语”家长微课堂活动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获得了家长们的认可,我思考了取得不错效果的原因,也从中整理出了我对家校共育的几点启示:
微家长会性质:每位主讲人先根据主题设计自己的主讲内容,每期活动开展前我都会和主讲人沟通,看看是否可以把近期本班需要改进的问题通过主讲人的讲述传递给各位家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活动也能够起到微家长会的效果。每次微信群的交流活动每位家长都能够参与其中讨论,为班级发展建言献策。
熏陶性:家庭教育是熏陶孩子性格特征的熔炉,良好的性格特征,要靠父母的熏陶和培养。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各有不同,效果也参差不齐,通过家长们相互分享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优秀案例、方法、理念、效果,使大家相互学习和借鉴,同时将这些好的模式运用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同时,这项活动也对一些不积极的家长起到推动作用。
凝聚性: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仅放在老师身上,学校和家长要尽量保持对孩子教育方向的统一性,形成对孩子教育的合力,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通过“花开宿语”微课堂活动,老师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和沟通,让家长也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老师和家长朝着统一的教育方向共同努力,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真正起到家校协同,凝聚德育正能量的作用。
□兰州东方学校教师伏朝娟陈永峰
新闻推荐
中山桥水位增高河上安全巡航防汛值班近水广场被淹没黄河游园临时关闭水位标尺已近3500银滩湿地遭淹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