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兰州 今日永登 今日皋兰 今日榆中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今日兰州 > 正文

培养科学文明的饮食方式

来源:甘肃日报 2020-09-29 04:00   https://www.yybnet.net/

韩作珍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回顾此次疫情的传播,群聚式、家庭式或家族式传染较多,尤其是因家庭聚餐或群体聚餐而导致多人感染的现象比较突出。这一问题,也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饮食方式。传统的合餐方式,符合中国的文化习俗,但也暴露出一定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一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人类的饮食既是个体行为,也是群体行为,由于民族、地域、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饮食方式。一般认为,中国是合餐制,西方是分餐制,但实际上中国实行合餐制只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唐代以前一直实行的是分餐制,大约在唐代中期以后,随着桌、椅、凳等新式家具的投入使用和食物的不断丰富,才逐渐实行合餐制,一直延续至今。合餐制的形成主要基于家族亲情,中国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以情感为基础的血缘家族关系和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千年不衰,使中国文化包括中国传统的饮食伦理观念都受之影响,深深地打上了宗法制度的烙印。因此,中国古代的饮食不仅是维持生命存在的需要,而且也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伦理地位与人伦关系的体现,承载着表现法权、贵贱、尊卑和亲疏等复杂关系,传递、渗透着宗法社会的伦理价值和道德规范。同时也培养了人们之间的伦理情感,体现出传统家庭伦理特有的社会功能和饮食伦理的亲和力与凝聚力。大家同聚一堂,共享美味佳肴,举杯畅饮,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也享受着天伦之乐,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浓厚的伦理感情使共食者获得了极大的物质与精神双丰收。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便是合餐制。

在合餐制中,共食者同坐一桌、共食一肴,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不仅是味觉享受与视觉审美的对象,也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物。在以这一媒介物为基础搭建起来的平台上,人们相互敬酒、敬茶,体现了尊老敬贤、谦恭礼让的传统美德,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文化心理和人际交往模式,反映了我国古代“和”文化对民族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合餐制追求的就是一种合欢共乐的情调和祥和的氛围,在共同进餐的过程中加深了彼此的情感与友谊。所以,“中国饮食方式的选择是以‘情’为主导的,趋向于价值选择而非真假的判断,着重于人们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的协调和融合。”体现出一种“和合”的社会功能。《礼记·乐记》曰:“酒食者所以合欢也。”无论是中国民间的喜庆佳节,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亲朋好友相聚,无不都贯穿饮食合欢这一基调,发挥饮食调和社会关系的功能。用吃来感谢神灵,用吃来纪念列祖列宗,用吃来调和人际关系,用吃来敦睦亲情,用吃来安慰心灵。这一切最终目的就是使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但在今天看来,传统的合餐制的确存在一定弊端,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极易导致疾病的传播,尤其是像SARS和新冠肺炎这样的病毒,传染率非常高,一人得之,全桌遭殃,稍有不慎就会传染许多人。所以,合餐制影响公共卫生安全,进而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进行变革与创新。而且,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求效率的社会,也是一个尊重个性、尊重自我的社会,在一些会议或聚会中也逐渐借鉴了流行于西方的自助餐等饮食形式。这样充分给予每位进餐者足够的自主权,各取所需,而且也便于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变革合餐制不仅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饮食文化、饮食伦理走向国际化的必然趋势。这种变革必然会遇到很大阻力与挑战,毕竟这种聚餐方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合餐制中,共食者不仅享受味觉之美,而且也享受视觉之美和意境之美,美食被分开之后会影响原有的视觉效果和其表达的意境。虽然在变革过程中会导致聚餐失去部分传统意义与象征,但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新传统、新文化会被创造出来,这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因此,我们应努力变革传统的合餐制,形成以卫生、健康、文明为主要内容的新的饮食方式,即一种有合餐制氛围的分餐制。人们虽然同坐一桌、共食一肴,但不是多餐具共同进入同一盘珍馐中,而是使用公筷、公勺或服务员根据客人的需求为其分食。这样既有了热闹、祥和的饮食气氛,又讲究了饮食卫生,体现了饮食文明,还能尊重个体差异性和饮食自由选择权,实则就是以合餐制为名、分餐制为实的饮食方式。这种变革既保留了传统饮食合欢的氛围和加强情感交流、调和人际关系的伦理功能以及饮食的审美价值,又将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以卫生、健康与文明居于首位的饮食价值观念渗入其中,并借鉴中国古代和西方分餐制的合理成分,形成适合于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饮食方式。其实这种合餐中的分餐制在中国古代亦有之,现在只是对过去曾有的饮食文明的传承,并作出了更能符合当代社会特色与文明的变革。这种饮食方式打破传统的饮食习惯,减少疾病传染的隐患,是对健康生命的尊重,有益于社会也有益于个人。当人们真正接受了这种消费伦理观念,建立在理智基础上的亲情和友谊也不会淡化。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新闻推荐

腾飞的兰州新区

窗明几净的兰州新区学校。兰州新区临港花海景色优美。行政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兰州新区现代化蔬菜、花卉...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培养科学文明的饮食方式)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