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三五”展望新未来
有一份保障,就有了一份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有了幸福感——这是老百姓最朴实的心声和期盼。记者近日从市人社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围绕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保障问题,兰州市瞄准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发力,以切实可行的措施,层层加厚、织密老百姓的社会保障网,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十三五”:实现全市4600多家各类机构的网络和社保业务全覆盖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在加快规范中稳步前行,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全面实现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完全整合,覆盖城乡各类人群的社会保障资源数据库已建设完成。实现全市4600多家各类机构的网络和社保业务全覆盖,实现社保五险的同网办理;实现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实现城镇职工、城乡居民省内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报;实现就业创业、人才服务、劳动关系、政务办公系统化管理。
社会保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社保是民生之基。兰州市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截至2019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3.08万人,较2015年末增长49.9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5.78万人,已实现参保全覆盖。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60.0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69.3万人,已覆盖大多数职业群体。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317万人。全市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每人每月2131.11元,较2015年末人均月增长391元,增幅22.5%。
就业:全市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就业是经济最好的底色,也是民生之本,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全市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9年底,全市就业人数达230.86万人,较“十二五”末扩大1.11倍,其中城镇就业扩大1.21倍。2016年到2019年末,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0.84万人,每年新增就业在9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
劳动关系: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57件
持续巩固“无欠薪城市”打造成果,推动落实企业劳动保障守法
诚信等级评价实施办法、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将欠薪失信主体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列入“黑名单”,使失信企业在全市“一处失信、处处受限”。2016年到2019年末,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57件,8户企业上“黑名单”。
人才:人才政策体系更加完备
陆续出台《兰州市“金城萃英”人才计划》《兰州市“产业平台集聚人才计划”实施办法》《兰州市“金蓝领”高技能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体系完备的人才新政体系,2016年到2019年末,共为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4825名。“两支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
“十四五”: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做到应保尽保
民生改善之路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回望“十三五”,兰州市居民从一项项民生工程中获得一拨拨红利,幸福感倍增。走进“十四五”,兰州市居民将畅享更高质量的和谐幸福。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迎着期盼的目光,兰州市铁肩担当,砥砺笃行。到2025年,力争实现更高质量的城乡劳动者就业;劳动者技能结构配置合理,全市人力资源市场规范有序,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基本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人才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人才总量不断增长,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各类人才服务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社会保障:把更多的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突出重点,努力实现社会保障覆盖全民。加快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以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把更多的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推动实现制度和人群最广泛的覆盖。“十四五”末,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稳步提高,三项保险参保人数年均增长率力争达到0.5%、1%、1%。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加快发展职业(企业)年金,鼓励发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商业保险,满足群众不同层次需求。
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以上
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贫困劳动者、去产能职工等群体就业帮扶力度;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帮扶。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优化政策环境,降低创业成本,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格局。“十四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工作学习生涯,提供普惠性、均等化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
劳动关系:实现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化
兰州市将积极应对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对劳动关系带来的影响,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发挥政府主导和法治保障作用,完善政府、工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推动各层次协商民主建设以及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实现劳动用工规范,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劳动条件不断改善,职工安全健康得到切实保障。坚持利益分享,实现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化,实现劳动者对企业收益增长的分享。
人才: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4.8万人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入推进人才评价制度机制改革,持续扩充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力争“十四五”期末,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4.8万人。依托重点园区、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等载体,重点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端创业群体。加大柔性引才引智力度,支持用人单位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项目合作、候鸟服务等多种形式柔性使用国内外人才智力资源。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赵万山
新闻推荐
国内首个聚丙烯熔喷专用料和熔喷布一体化生产线项目兰州新区投产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李明娟)9月28日,随着“一步法”高品质熔喷布顺利下线,国内首个聚丙烯熔喷专用料和熔喷...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