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永登新闻 > 正文

特色农业要建成特色产业体系

来源:兰州晚报 2010-06-04 20:00   https://www.yybnet.net/

苦水玫瑰一月红提百合

本报讯 “国扶47条”中的第21条指出,要突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积极发展油橄榄、核桃、花椒、食用百合、苦水玫瑰、黄花菜、鲑鳟鱼等地方特色产品。记者在兰州市农业委员会了解到,目前兰州市相关产业正稳步发展,而随着“国扶47条”的出台,这对今后这些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政策性支持,对于兰州市农牧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市农委负责人告诉记者,除国家明确支持发展的以上产业外,兰州市还有一月红提、西甜瓜、休闲旅游农业等很具竞争优势及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需要持续加大发展力度,形成支柱产业,建成全市特色产业体系。

休闲旅游农业产业要与高效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相结合,推进多元化、多档次、规模化、可持续发展:建设城郊刘家堡、八里镇、石头坪采摘休闲基地,五一山、徐家山、两山绿化等地休闲娱乐基地;近郊什川梨园、苦水玫瑰之乡体验乡村风情及农耕文化基地,秦王川现代农业观光休闲基地;远郊青城古镇文化古迹观光旅游基地等,加速向规模化、多档次化发展。深挖农业资源、现代科技、乡村情趣、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内涵,从“农、特、绿”上突出各自的特色与品位,体现在观光、娱乐、餐饮、农副产品等服务上,加大形象策划与包装,满足游客求新、求特、求变的消费心理,打造休闲农业品牌,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玫瑰产业:健全标准,推进专业化生产

现状

兰州市是国内玫瑰花和玫瑰油的主要生产基地和来源,2009年栽植面积2.8万亩,总产量0.24万吨,产值0.5亿元。

目标

今后的发展,重点是提升标准化生产及深加工能力,拉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首先是完善标准。健全生产、出口、行业标准,解决生产、加工和销售长期处于无标可依的状态,推进专业化生产。同时发展连片种植基地。实施点、线、片发展战略,着力集中连片发展、标准化生产,重点发展庄浪河流域相对集中连片生产基地、秦王川引大灌区玫瑰规模化生产基地,规模达到5万亩以上。建立示范园区,在苦水建设集品种、技术、市场、科教、旅游于一体的产业示范园区,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示范,以及产品展示、产地交易,示范带动发展。突出提升加工能力。扶持企业建立现代加工生产线,开发玫瑰口服液、玫瑰保健品、玫瑰蔬菜、玫瑰茶料、玫瑰礼品等高、中、低档系列产品,扩大化妆品等现有加工产品生产规模。五是完善包装、提升品牌知名度。严格规范原产地标记及证明商标的使用,按照分级包装标准进行统一包装,分级定价,强化宣传推介,打造知名品牌。

开展“苦水玫瑰”基地建设及精深产品加工项目。项目建设期限10年,建设玫瑰生产基地20万亩,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品质检测中心和产品研发中心,引进玫瑰精油、化妆品、保健品等系列产品加工生产线,购置设备等,促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鲑鳟鱼产业:延长产业链

现状

鲑鳟鱼产业是兰州市最具特色、效益最好的渔产业,2009年生产面积80亩,产量700吨,产值5500万元。

目标

今后重点是提升产品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做大优势。要加强科技支撑力度。开展科技攻关,解决品种退化、病害防治、营养性疾病等制约发展的问题,强化科技培训与服务,支撑产业发展。提升组织化、规模化程度。积极创建健康养殖示范场,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作用,抓好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及农资统一供应等。重点扩大精深加工规模。依托碧波公司,快速提升鲑鳟鱼营养液、珍珠卵、饺子、鱼丸、生鱼片、熏鱼片、烤鱼片、胶原蛋白玫瑰养颜食品等产品的加工能力及规模,建立产销一体的网络体系,延长产业链,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进行国家级无公害冷水养殖(鲑鳟鱼)基地项目。到2020年发展养殖基地水面3000亩,发展养殖场6000户。改扩建5条鲑鳟鱼深加工生产线:鲑鳟鱼鱼饺、鱼丸等方便营养食品生产线,生物科技提取鲑鳟鱼DHA天然营养液生产线,生物提取鲑鳟鱼胶原蛋白玫瑰养颜食品生产线,鲑鳟鱼蛋白和植物蛋白有机组合豆制品生产线,药王泉矿泉水生产线,扩大加工能力达到3万吨。

草食畜产业:推进养殖方式转变

现状

2009年,全市肉羊、奶牛饲养量分别达到79.24万只、1.96万头,羊肉、牛奶产量分别为0.4万吨、6万吨。

目标

今后草食畜产业发展,重点是解决冬季饲料缺乏问题,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一是实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充分利用双垄玉米快速扩大氨化青贮规模,加快建立现代草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二是结合全省牛羊大县建设,围绕建设10个畜牧养殖中心、100个示范养殖户(基地),重点在干旱山区发展肉羊,在乳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周边发展奶牛,通过示范带动,经过5年的努力,肉羊、奶牛饲养量分别达到82.5万只、2.3万头,羊肉、牛奶产量分别为0.56万吨、8.22万吨。三是培育标准化规模养殖典型户、典型村、示范乡镇和小区,带动尽快形成小群体、大规模的养殖格局,加快“秸→畜→沼→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广步伐,推进养殖方式转变。四是推进产业化经营。引导、帮助规模养殖场户建立畜牧经济专合组织,统一组织原材料、技术培训和产品销售,应对市场竞争;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及生产线,推进产业化进程。五是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完善疫病防控基础设施,健全四级疫情报告网络体系,加强养殖场防疫设施改造,落实综合防控措施,以规范化、程序化防疫保障养殖安全。

开展草食畜发展项目。项目建设期限10年,建设23个乳牛良种繁育及奶产业生产基地,在榆中县建设1万头肉牛基地,在永登县建设10万头黄牛养殖基地,在皋兰县建设10万只优质肉羊繁育基地,在全市建设肉羊规模养殖村18个、规模场2个、兔养殖小区6个。

“10区百户”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建设项目。在牛、羊养殖行业中分别遴选出10(基准数)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畜禽养殖企业(小区、村)和100户养殖户,依照国家标准化养殖规范,推行科学养殖技术,通过改扩建(圈舍、青贮窖、挤奶厅、人工授精站、化验室、沼气池、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引进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到2020年把“10区百户”建设成具有兰州市现代畜牧养殖业发展模式的代表性、带动型企业。

百合产业:建设高标准基地

现状

百合产业是兰州市最具特色的产业,近年来进入了平稳、持续、良性发展的阶段,2009年种植面积6.5万亩,产量3万吨,产值2.1亿元。

目标

对于今后的发展,市农委认为,重点是突破生产、经营领域制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薄弱环节,推进特色加快向优势转化。首先是建设高标准基地。加强10万亩原产地域生态保护,加快绿色产品认证,着力从技术、轮作倒茬上解决好连作障碍问题,严格落实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加快建成8万亩二阴绿色生产基地。同时,扩大种球繁育基地。大力提纯、推广优质品种,建设3个种球繁育基地,实施百合鳞片繁育示范工程,解决质量退化问题。大龙头企业也是关键。整合、兼并、挂靠加工企业,推进有限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减少恶性竞争,建立行业自律约束机制,实现企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加快建设装备精良的加工生产线,重点扩大百合功能营养粉、无硫百合干等精细加工产品规模,促进产业稳定持续发展。强化地理标志使用监管,打击无序竞争行为,严格执行质量四级分级标准,改善市场经营环境,提高兰州百合声誉。

进行兰州百合基地建设和生产线引进项目。建设百合生产基地10万亩,培育、扶持10个百合加工企业,引进百合深加工及包装生产线30条和冷链设施,进行百合功能营养粉、饮料、保健品、化妆品等系列产品加工,推进百合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新闻推荐

中考成绩7月1日10时公布阅卷现场首次向媒体开放

阅卷现场本报讯 6月24日,兰州市2010年中考阅卷工作进入第二个工作日,当天,兰州市教育局组织中考阅卷巡视会,这也是兰州市中考。兰州市外国语中学是今年兰州市中...

永登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永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特色农业要建成特色产业体系)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