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永登新闻 > 正文

表面生意火里面隐患多

来源:兰州晚报 2011-12-30 17:07   https://www.yybnet.net/

2009年3月初,甘肃省商务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成品油市场管理服务“三农”扩大消费的通知》,以解决农村加油不方便、不安全、不实惠的问题。《通知》要求,针对目前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乡镇存在加油难、加油不安全、不方便等问题,各市州商务部门要会同中石油甘肃销售公司所属各分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发挥中石油甘肃销售公司的主渠道作用,拓展农村成品油现代流通网络,开拓农村市场,按照“以站带点、站点结合、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的原则,通过延伸加油点,发展农村销售网络。

据记者调查,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兰州市农村偏远山区农民“加油难”问题并没有多大改观。而随着农村机动车数量的剧增,一些地下加油点生意兴隆。由于普遍缺乏消防意识,这些数量不菲隐蔽的地下加油点留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A

一个废旧油桶,一台小磅秤,这就是眼下兰州市很多偏远农村“地下加油点”的全部家当。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像这样留存于农村的加油点几乎到处都有。十多年过去了,虽然随着道路交通的发展,国道、省道上设置的加油站越来越多,但这种地下“油坊”泛滥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观。

“我这里柴油汽油都有,都是从正规加油站拉过来的。90#汽油一升7.5元,0#柴油一升7.5元。”近日,记者在皋兰县忠和镇平岘村采访时,一位彭姓小卖部老板说。平岘村距离忠和镇不足10公里,连霍高速公路穿越而过,但这儿离最近的加油站有近30公里的车程。因为离加油站远,来彭老板这儿加油的人不少。“一公升只比加油站高五六毛钱,比他们开着车去自己加油要划算的多。”彭老板告诉记者,他做这个生意已经10多年了,一年下来也能挣个一万多块钱。说起生意,彭老板说前几年要比现在好得多。“主要是村里现在有好几家也在做加油生意,他们都在马路边,顾客比较多。”

老彭的“加油点”库房就在小卖部后面的一个房间里,十几个平方大小的房间里堆满了蜂窝煤、木板等杂物。三个油桶就在这堆杂物中间,其中一个桶上标着“90#汽油”字样。每次从油桶里往外抽油时,都要用一根细细的橡胶管子先抽到一个带加长嘴的桶里。老彭告诉记者,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星期要进两次油。“主要是柴油,我们这个地方现在农用车比较多。特别是在农忙的时候,有时候一天就把两大桶卖完了。”当记者问及有没有什么安全防护措施的时候,老彭笑着说,自己注意点就行了,都做了十几年的生意了,不也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记者随后在皋兰黑石川、西岔;永登通远、大同、坪城及榆中县北山地区的哈岘等乡镇采访时了解到,在远离省道、国道的大部分偏远乡镇,像这样的地下加油点几乎村村都有。这些地下加油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都设置在农村的庭院里,没有门面,不容易被发现。距离正规的加油站比较远,油品质量参差不齐。一般都在村镇繁华地段,防护简陋,经营者普遍缺烦消防意识和安全隐患意识。

B

油的价格比去加油站贵不了多少,主要是方便,随时都能加上。

记者在皋兰县白坡村采访时,刚加完油的张文军告诉记者,他几年前买了一辆农用车,农闲时在附近跑跑运输,加油都是从村里买的。油的价格比去加油站贵不了多少,主要是方便,随时都能加上。“要是附近有加油站,我肯定会去加油站的。私人加油虽然价格不是很高,但质量上很多人还是不放心。”据张文军说,他们村上有村民买了辆新农用车,跑了没两个月,新车的发动机就出现了故障,他们去和厂商论理时,对方认定是他们加了劣质柴油引起的。

“油品质量究竟是好是坏,农民们也不清楚。农村现在使用最多的是三马子、拖拉机等农用车辆,很多都是使用多年的二手车,时间长了,既是有故障人们也很少会想到是油的问题。”在永登县秦川镇开农机修理厂的邓玉安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他这里修理的很多农用机械都是使用这种地下油引起的机械故障,最主要的问题就出在发动机和油路上。“可以肯定的是,至少有一部分的地下加油点进来的油品有问题。要么是劣质油,要么就是掺杂了废油。”邓玉安认为,即使对油品质量不放心、不满意,但并不影响加油点的生意,农民觉得少跑路,少花钱就是最大的实惠了。

“地下加油点”的油品究竟如何?记者调查中,很多使用过的司机都觉得无论是从质量上、数量上,以及对发动机的影响程度上来看,“坊间”油品都没法和正规加油站的油品质量相比。而让这些油坊长期在乡间生存的一个最有利因素就是,现在偏远农村加油太不方便。“我们这里离最近的加油站有近40公里的路程,一个来回要花费多少?农民也要算经济账啊!”张文军告诉记者,随着水利设施的推进和发展,农村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近10年来农村各类农用车数量急剧上升,用油量也一年比一年多。“以前一个村上也就几辆农用车,现在几乎家家都有一两台车。最早的时候我们村只有一个卖油的,现在有好几家了。”张文军认为“地下油坊”的红火也是市场需求的一个必然结果。

C

要真正杜绝农村“地下加油点”的隐患危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农村多建一些正规加油站。

随着各地加大打击地下黑炼油厂的力度,几年前猖獗一时的劣质油很少见到了。记者调查中了解到,绝大多数的经营者都说是从就近的加油站成吨购进的,油品绝对没问题。记者在对109国道上几家规模较大的加油站调查时发现,加油站工作人员一般对于整桶买油的现象也是司空见惯,很少有人过问。

“除非是油特别紧张的时候限制一下,一般情况下加油站是不会过问的。人家按照零售价格掏钱买油,合理合法。再说,这几年兰州周边农村新建了很多砖厂、水泥厂等企业,他们需要大量柴油和汽油,也都是成吨买进的。”永登县石油公司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农村地区地下加油站存在的事实,业内人士都很清楚,也知道肯定会有安全等方面的隐患,但也是毫无办法。

“这些加油点既没有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也没有经工商登记注册,储存方式不合理、设施极其简陋。没有配备最基本的消防器材,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皋兰县安监局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针对近年来农村火灾隐患以及消防安全的宣传活动,几乎年年都要进行,但是对于地下加油点的这种现状也没有多少办法。“这些加油点一般都在远离公路的偏僻山区,相对分散隐蔽,很难检查。经营者为了防止消防部门的检查,一般情况下都不打出招牌。更主要的原因是当地群众都已经习惯了这些地下加油站的便利,很少会有人能配合我们的工作。即使我们查封了,没过几天就会重新开张的。”榆中县消防大队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地下加油点存在着很严重的火灾隐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方的通力协作,需要地方政府部门、石油部门的配合和监管”。

对于那些经营者来说,油都和生活物资存放在一起,大多数都在居民区内。记者调查中发现,这些简陋的地下油库中没有任何消防器材,一个家庭中几乎所有人都是加油工,谁有空谁就去,消防安全意识极为淡薄。

“存放、买卖油品,应该是有严格的规定,如此泛滥的地下加油现象,一旦酿成火灾,危害极大。”永登县大同镇农机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监管不力,更深层的原因则是长期以来石油部门对农村市场的投入、管理和设置加油站的定位空白所致。

“十多年前很多乡镇各类农业机械和车辆数量都很少,但这几年几乎每年都在成倍增长。车辆多了,但在远离国道、省道的所有乡镇,几乎没有一家由石油部门设立的加油站。”这位负责人认为,要真正杜绝农村“地下加油站”的隐患危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农村多建一些正规的加油站。

新闻推荐

城管热线年内有望实现三网合一

本报讯  去年开通的“12319”城管热线运行3个多月来,已受理案件上万起,城市管理实时监控、快速反应、灵活处置、科学管理功能初步显现。2月15日,记者从全市城市...

永登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永登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把日子过红火2012-03-01 18:30
评论:(表面生意火里面隐患多)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