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永登新闻 > 正文

留守教育连通亲情

来源:兰州晚报 2012-06-01 16:22   https://www.yybnet.net/

打球的孩子

核心提示

兰州市大多数农村乡镇小学中,留守儿童是一个数量不小的群体。据兰州市教育局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农村小学中,留守儿童的比例在20%左右。“这还不包括农村那些常年由父母单方照顾的孩子。从眼下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兰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家庭教育普遍缺失

马玉成已经有两年多没见过自己的父母了。

在永登县武胜驿镇中心小学176个孩子当中,像马玉成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36个。

“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都是父母去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照料的。这些孩子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比较任性,性格比较孤僻,脾气大。从教育规律来看,这样的孩子往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已经有35年教龄的罗中元老师是武胜驿中心小学6年级的班主任。从6年前开始带班一直到现在,用他的话来说,对于班上27个学生的情况比对自己的孩子还要清楚。

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来说,家庭教育的缺失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多少有些影响。武胜驿中心小学校长陈光达告诉记者,全校6个年级的“学困生”(指学习成绩长期落后者记者注)中,80%以上属于留守儿童。“在农村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由于隔代教育的局限,和同龄人相比,这些孩子的心理更脆弱,性格、行为比较怪异。留守年龄越小,对孩子的影响越大。”

“尽可能多的和他们去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兴趣特点,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和其他孩子是一样的。”罗中元老师告诉记者,在担任班主任这6年多时间里,家访成了他每个星期必做的一项工作。“通过家访,我可以随时了解这些孩子的思想动态,通过和他们爷爷奶奶的交流,让老人意识到溺爱孩子的危害性。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就鼓励孩子多和父母沟通,让他们定期和父母通电话,给孩子的心理压力有一个释放的过程。”虽然都是一些细节因素,但罗中元

认为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这些都重要。

留守儿童有个小小心愿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毕业后和父母一起呆上几天。我已经有3年时间没见他们了。”说话的时候,马宇媛眼里泪花闪闪。

马宇媛,13岁,永登县武胜驿镇中心小学6年级学生。她告诉记者,她的理想是将来多学几门外语,当个空姐。“爸妈长期在外面打工,爷爷奶奶年龄也大了,放学后我天天都要帮他们干些家务活。”对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困难,马宇媛有着自己的理解。“爸妈也不容易,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让我们一家生活得更好才去外地打工的,我知道他们也很辛苦,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学习,不让他们为我分心。”

记者在兰州市永登、皋兰等农村小学采访时感到,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心,已经不单单是学校教育的话题了。“目前兰州市每个乡镇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学校基本上都有留守儿童之家,在政府、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的共同帮助下,学校活动室配备一定数量的文娱、体育器械和图书,让留守儿童体会到学校教育的多样性。”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在永登县武胜驿镇政府院内,有一个“关工委”的牌子。它的全称是: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基层乡镇,这是一个常设性的助教机构,组成人员包括政府官员、离退休教师、群众代表等。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督促、落实和检查学校常规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措施,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有关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问题。

寄宿制有了家庭般的温暖

同样是农村,同样是留守儿童,生活在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留守儿童又面临着怎样的困惑?对于基层寄宿制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在学校常规教育和生活管理的双重压力之下,有没有一条更好的捷径去解决这个困局?

5月27日下午,记者走进了皋兰县什川明德寄宿制小学的校园。这座坐落于“中国第一古梨园”中心地带的学校,是什川镇7所小学合并后建成的唯一一所寄宿制学校。什川明德寄宿制小学副校长马玲告诉记者,为了让这些留守孩子能经常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学校建立了教师与留守儿童“一帮一”结对联系制度,开展手牵手结对活动,让老师们通过书信、电话、座谈、与孩子们共度周末等方式从思想上、情感上、物质上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生活状况,并定期到留守儿童家庭中走访,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交流反馈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与监护人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与辅导。

“我们要做的首先是不让他们在校园内犯错误。从细节上培养他们的大局观,让这些孩子们把学校当成一个大家庭,让他们找到自己的角色。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尽可能多的和他们交流、沟通,通过主题班会、每周给父母打一次电话等具体的行动,增加孩子们的亲情感。同时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学校定期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学校教导主任顾世荣告诉记者,让孩子们之间没有距离感,让那些留守儿童感觉到同学们都离开父母生活在寄宿制学校里面,朝夕相处中逐渐体会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留守儿童不是问题儿童的代名词,留守儿童的教育不是一种帮教性质上的‘扶差\’教育,它的基点是预防性的。”皋兰县什川学区张连贞校长认为,在正确认识“留守”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留守”本身的正面教育意义,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塑造为一种“特色教育”,通过“留守”本身所蕴藏的教育内容来预防“留守儿童”所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值得尝试的途径。

新闻推荐

肛肠疾病诊疗亟待规范

本期特约专家闫于悌教授兰州肛泰肛肠医院首席专家;原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兰大教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肛肠外科学组副组长;全国...

永登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永登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防肠癌做到苦毒勤2012-06-11 16:18
评论:(留守教育连通亲情)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