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我们也要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

来源:兰州晚报 2009-11-10 20:51   https://www.yybnet.net/

村民家里装上了暖气片高原夏菜卖得俏蔬菜喜获丰收

榆中县三角城乡高墩营村的“晚报村”挂牌已两年了。两年来,一份份《兰州晚报》不仅给这个村的乡亲们送去了祝福和欢乐,也使这里的乡亲们从中获取了各种信息,村民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了。昨日,当我们走进这个“晚报村”时,感受到了这个村发生了很大变化。

村容村貌变了

昨日,记者来到榆中县三角城乡高墩营村“晚报村”采访时发现,整齐划一的新农村住宅建设正在紧张进行当中,洁白的围墙和明亮的窗玻璃,在阳光下晃得人眼睛都快睁不开了,预计11月底主体将全部完工。据悉,随着村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老百姓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去年,该村被列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榆中县政府及三角城乡确定对该村涉及搬迁的群众及部分危旧房屋进行改造。新农村新建住房占地面积共45亩,户均宅基地建设占地0.3亩,该示范点建成后,可彻底解决100户群众的住房问题。搬迁后,对原住宅进行改造恢复耕地,这样可增加耕地三十多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新农村项目建设中,该村尊重村民的意愿,根据不同群众的不同要求,将新农村住宅设计分为三种类型:砖混二层,分别为183平方米、161平方米,平房150平方米,对建房户每户给予3万元的政府补贴,这样既解决了群众危房问题,又减轻了群众负担。

“过不了多久,我们即可入住新住宅了,不但居住面积增加了,一家三代再也不用挤在狭小的房子里了,而且使用上了水冲式厕所,还给每户配备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反烧式节能燃气锅炉、吊炕等。”村民钱老先生抚摸着暖气片激动地说,入住新住宅后,他们将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据相关人士介绍,反烧式节能燃气锅炉使用的燃料为玉米秸杆等加工成的新型燃料,配套新型的暖气片,热效率极高,无污染;新型吊炕采用散热性能好的材料,热量散发较好,且有地暖的效能。经测算,居住160平方米的房子仅用燃料约1000元,相比冬季采用煤炭取暖节约500元。

农民腰包鼓了

据称,高墩营村在传统农业的影响下,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且都是一年一茬,土地半年闲,土地利用率低,收益不高。

从1999年开始,村里调整种植结构,利用集体8眼机井,群众个人4眼机井水充足的优势,不断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以新堡子为主发展高温棚70座,占地350亩,种植黄瓜、西红柿、番瓜等菜,每个棚年收入8000元左右。

三角城乡副乡长邴银高告诉记者,该村是全乡蔬菜种植最大的一个村,去年被列为榆中县蔬菜“一村一品”科技增收项目甘蓝示范点,仅此一项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可增加收入1000万元。目前,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相对去年年底人均纯收入5000元增加了1000元,蔬菜种植已成为该村的一大支柱产业。

看书方便多了

在火热的蔬菜收购现场,记者耳闻目睹了许多新鲜事,真切地感受到了现代农民的新观念、新思想、新变化。

“走,看书去。”农闲时分,农民们再也没有了“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去农家书屋成了他们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休闲娱乐的快乐选择。

高墩营村是榆中县首批建成示范性“农家书屋”的村,通过一年多的运行,目前,“农家书屋”的农业科技、文化、历史及少儿等各类图书由最初的1000多册增加到现在的4000多册。该村党支部书记钱其峰表示,他们将根据村民借阅的情况,在图书的购进上,尽量以村民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为原则进行选择和更新。另外,为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每年在元旦、春节、国庆等节日和农闲时节,组织群众开展了社火、舞蹈、戏曲、农民运动会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 

“晚报村”创建和谐村

提到村里出现的新变化,部分年轻村民说,村里之所以有了这样的变化,关键是他们的思想观念因晚报及时传递的市场信息和村领导的科学指导、农业技术的逐步成熟而发生了变化。一些文化程度比较好的村民总结出了这样的理论:信息畅通了,思想灵活了,人的观念自然也就改变了;村民的观念转变来自于村委会领导的观念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牌”就是农户和市场观念转变的产物。一些老年人说,以前,他们根本就看不上报纸,村子里现在的变化,他们这代人以前想都不敢想。

采访中,该村党支部书记钱其峰告诉记者,自“晚报村”挂牌以来,村上以此为契机创建和谐村,并紧抓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有利条件,争取部分资金,加上村上自筹部分资金购进多个树种,由村民义务出工在3条村社水泥路两旁植绿。由此带动全村群众在庄前屋后、庭院内还栽植了果树、花椒等,村里兴起了一股植树热。

同时,村委会从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主要解决民生问题出发,解决村民的难心事。本着“要一点、自筹一点”的原则,以榆中中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契机,投资180万元建成了人饮工程,铺设管线30公里,使得全村100%村民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从此告别了祖祖辈辈挑吃涝池水的历史。

新闻推荐

取暖补贴不包括农村五保户

本报讯 昨日上午,榆中县农村一五保户向本报询问:今冬政府给他们发不发取暖补助?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今年兰州市仍执行2008年的取暖补贴政策,农村五保户不在取暖补贴发放范围...

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天水彩民大奖不断2009-11-12 10:23
评论:(我们也要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