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榆中县甘草店镇东村卫生所村医孙显明给15岁的女孩魏芳诊断完感冒后,又忙着给60多岁的张秀英老人输液。“卫生所与过去不一样了,各方面条件都明显提高,我们有个头疼感冒等常见病在村里就治好了。”随后一位前来看病的中年人如是说。如今,东村卫生所由一排崭新的平顶房小院组成,建筑面积80平方米,设有内科、儿科、消毒间、观察室、注射室、药房和病房区,这些硬件设施的改善,得益于市政府为民兴办实事的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项目。
原来的卫生所太小了
“原来的卫生所太小,才30多平方米,条件很简陋,今年在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市级“标建”卫生所,还配备了冰箱、诊断床、出诊箱、文件柜、资料柜、输液架等设备,并对我们进行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技能。”毕业于定西卫校的甘草店镇东村卫生所负责人孙显明介绍,他已在卫生所从事预防保健工作20余年,该所负责东村七个社2000余人以及街道商户、外来人员的预防保健工作,负责全村儿童预防接种、孕产、儿童的保健工作,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还对本村65岁以上老年人和大部分村民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
村卫生所是农村基本医疗、疾病控制和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的基础,是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沿阵地,加强村卫生所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从兰州市农村卫生工作实际出发,解决农村居民有地方看病、有人看病、看得起病问题的重要举措。尤其是2006年以来,兰州市将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列入每年政府实施的项目之一。
已有28所卫生所建成
“今年年初全市下达了‘标建\’73个村卫生所的计划,建设标准为每个80平方米,按市县64的比例投入,每平方米建设经费也提高到700元。”市卫生局杨继良副局长介绍,目前,73个中有28个建成投入使用,还有45个已全部竣工在通过对村医的公共卫生等培训,以及投入设备后,到明年年初将全部投入使用。今后,还将对全市已建成的标准化村卫生所进行巩固和发展,提高村医的业务水平,发展合作医疗,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做好公共卫生,降低农村发病率。
据了解,目前,全市已建成标准化村卫生所834个(包括今年的建设任务),已“标建”的村卫生所房屋建筑面积都在80平方米以上,诊断、治疗、药房和防保四室分设。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改善了村卫生所的医疗条件和工作环境,强化了村卫生所在农村三级卫生网的基础地位,使贫困地区农民缺医少药和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一定改善。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进入10月以来,榆中县北山农副特产商店每天都有外地客商打电话订购榆中荞麦粉、小谷糜子、谷子、燕麦、玉米糁等小杂粮。商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说:“小杂粮销售的...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