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摘草莓
本报讯 采草莓、摘桃子、打沙枣……逐步兴起的一系列以体验农家生活为特点的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兰州市民的青睐。记者在榆中农业示范园区了解到,从上个月开始,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该园1.5万斤草莓就被来此游玩的市民采摘出去。
全年都可亲自采摘的都市“后花园”
4月1日,记者来到了榆中县三角城乡詹家营村的农业示范园区。进入大门,右边就是50多座日光温室,这些大棚内的瓜果蔬菜都是供游客来现场采摘的。
园区副总经理张德贵告诉记者:“这些温棚去年全部改成了种水果,在接待市民采摘的同时销往市内各大市场,生意非常好。看到市场空间大,我们就把各种种植的品种排了个档期,1—7月采摘草莓、2—4月采摘西红柿、4—5月采摘油桃、摘苜蓿,其他时间还有沙枣、杏子等等,这样一来,市民全年什么时候来采摘都可以。这里就变成名副其实的都市‘后花园\’了。”记者了解到,今年草莓大棚增加了3个,由去年的12变成了15个,但张德贵觉得还是“有点儿少”。火的不仅是草莓,西红柿温棚也同样受市民青睐。
走进温棚,嫩绿的叶子下一颗颗红艳艳的草莓惹人喜爱。草莓工老徐告诉记者,这里的草莓都是叫“鬼怒干”的日本品种,果肉多汁,酸甜适口。“为了保证口感,我们都用农家肥,不打农药。”
兰州“采摘游”尚在初级阶段
张德贵坦言,尽管“全年采摘”已有了雏形,但“采摘游”仍属起步阶段,还有不少值得探索的问题。就拿如何定消费办法来说就是个麻烦事。去年开始时,他们曾尝试使用门票制,就是市民每进一次,就买一次门票,当时门票的定价是20元,规定是买了门票就可以进园自己采摘免费品尝,但很多人觉得自己吃不了太多。门票钱没有吃回来,就使劲浪费,造成瓜果遍地,一片狼藉。后来,他们又尝试了按人收费,采摘、品尝、农家乐吃饭一条龙“一票制”,当时给旅行社的价格是每人38元,旅行社销售的价格是98元。当时生意非常火爆,但其实是旅行社赚了钱,园区仅获得了微利。不过这样一来,采摘浪费的情况基本杜绝,园区运转也走上了正轨。今年,他们打算不完全依靠旅行社,自己派车接送,网上组团,“从近期的情况看,受欢迎的程度比较高。”
新闻推荐
本报讯 4月25日,来自越南、菲律宾、巴基斯坦、马拉维、牙买加等24个亚非拉发展中国家52位政府官员组成的“发展中国家妇女能力建设研修班”考察团,来到榆中县清水驿乡...
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