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细雨中驱车来到全省文明村——榆中县三角城乡高墩营村,同这里土生土长的老百姓一同感受全省文明村新风貌,聆听新村镇发展背后的故事。
收入一年比一年好
高墩营村位于三角城乡东北部,南临柳高速公路,北接榆中大学城,与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大学相毗邻,省道101线穿村而过。2009年被榆中县委评为全县争创“三争一促”活动示范村,2010年被全国妇联评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被兰州市委评为“三争一促”活动示范村,被甘肃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2011年,高墩营村再次申报全国文明村,并顺利进入公示阶段。高墩营村正以其独有的模式大步走在榆中各村镇发展的前列。
一进高墩营村,遍地的蔬菜绿意隔着车窗在第一时间进入记者的视野。“国家级蔬菜标准园”一块醒目的标识牌竖立在成片的花椰菜地中,三三两两的菜农正忙着摘取地中二茬的花椰菜,装车卖给前来地头收菜的运输户,并销往全国。
“标准园给我们搭了赚钱的大桥。”在田埂上休息的张老汉说:“我是标准园建立初期的示范户,现在还参加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采用标准化生产等新技术,农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好。”据介绍,目前,高墩营的蔬菜已实现从产地、流通环节及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可逆向追溯,与生产源头质量监管相结合,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
新农村呈现新气象
离开高墩营村蔬菜示范基地,沿着笔直的村村通公路,进入村中心,一排排设计新颖的新瓦房闯入记者的视线。
高墩营村负责人告诉记者,2007年高墩营村被列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村党支部以此为契机,把新住宅建设作为建设新农村示范村的切入点。这不仅解决了群众危房问题,还改变了村容村貌,而且不增加群众负担。
沿着新农村的道路一路往西,一座置身于绿阴之中别具一格的“花园”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步入“花园”,里面的设施与配置又给记者一次新的视觉冲击,标准化的篮球场,一应俱全的健身器材,古典风十足的文化长廊,还有挂牌的“农家书屋”,兼具文化与健身功能的休闲广场让人流连忘返。
新闻推荐
墓葬里挖出的白骨裸露在田野“要想富,挖古墓,一夜就成万元户。”随着收藏市场的日益火爆,这个流传了多少年的顺口溜成了盗墓贼的致富经。近年来,甘肃省内频频...
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