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委常委会议原则通过《中共兰州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文化兰州建设的实施意见》到现在,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榆中在文化建设上应该做哪些文章?榆中有哪些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榆中能不能在大文化建设上有新的突破?通过调查研究,答案是肯定的。”近日,就文化兰州战略中榆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市委常委、榆中县委书记周学海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周学海说:“近年来,榆中县的文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建设文化大县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以来,榆中把建设文化大县提升到和经济工作同样重要的战略高度,既顺应时代,又符合榆中县情。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如何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怎样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快文化兰州建设、塑造兰州人文精神、展示兰州文化精品?这是每一个县区或单位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榆中作为一个文化积淀厚重、资源丰富多彩的县区,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周学海说,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为全面实施文化兰州战略,加快榆中文化事业发展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激励创造的重要作用,为实现榆中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结合实际,榆中县于近日就如何推进“文化榆中”建设制定出了符合县区的工作要点。
周学海说,在推进文化榆中建设过程中,榆中县的发展目标是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榆中特色为标志,建立和完善与榆中县经济、政治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格局,构筑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管理机制和文化生产服务体系,用先进文化占领城乡文化阵地。使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达到一级馆标准,实现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或文化室,深入挖掘榆中特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文化榆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周学海说,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榆中县将在推进文化兰州战略中率先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个重要工作:一是完善文化设施网络建设。要突出县、乡(镇)、村三级文化网络建设。按照“同城生活、同城便利”的原则,在新建居民小区、经济开发区、小城镇建设中,配套建设相应文化体育设施。使老百姓能够就近便利的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成果。积极探索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新模式,不断提高设施利用率和群众参与率,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益,使人民群众得到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二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搞好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点惠民工程项目,积极推进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和支持群众艺术团体和民间文艺社团发展壮大。三是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充分挖掘整理榆中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四是繁荣文化创作。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榆中地域特色,思想内涵丰富,艺术质量上乘的戏剧、音乐、舞蹈、文学、摄影、书画等优秀文艺作品,打造榆中文化精品。五是发挥广播电视舆论导向作用。六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构建文化旅游载体平台,坚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七是明肃王墓开发和保护项目。
周学海说,无论是建设文化强国还是打造文化大省,无论是文化兰州建设还是文化榆中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强大地文化支撑,榆中县将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繁荣、发展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为根本任务,突出抓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启动,促进文化与经济和政治更好地相互交融、协调发展,发挥榆中独特的资源优势,打造兰州一流的文化品牌。
新闻推荐
兰州市举行外引内联企业、外地驻兰机构、外地在兰商会迎春茶话会
【本报讯】在春节来临之际,兰州市举行2012年外引内联企业、外地驻兰机构、外地在兰商会迎春茶话会,来自兰州市外引内联企业及外地驻兰机构代表百余人欢聚一堂。市委副书记...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