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老师的坚守,山里娃的未来充满希望。
从清晨到夕阳西下,上下课的铃铛声陪伴着他们。
从风华正茂到满头华发,他们记不清自己教出了多少学生。
从握起教鞭的那天起,他们再也没有走出大山,将青春播撒在了执教的三十余载岁月中。
3个班,3名老教师,20名学生,空旷的校园,背靠着大山,榆中县杨家营小学的三位平凡的老教师用自己一辈子的时间守望着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
6个人的课堂
杨家营小学,位于榆中县新营乡杨家营村。一年级的6个孩子挤在一间由办公室改造而成的简易教室里,记者走进时,何玉春正在给一个孩子擦鼻涕.。
尽管只有6名学生,但教学任务、教学计划一样不能马虎,在普通学校,每个老师每周上十五六节课就算教学任务重了,但何玉春要一节不落的上满一周,音乐、美术、体育,有些课程对已经55岁的他来说已是力不从心,但他在不断地学习,为的就是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东西。
“在新营乡当了37年的老师了,对这里有感情了,现在这6个孩子就是我的生命,我要看着他们长大,看着他们走出大山。”何玉春说。
摇铃铛的校长
“他人好着呢,心地好,对娃子们照护得好!”山里人用来评价校长宋应刚的语言朴实得不能再朴实。
三十多年来,宋应刚一边照顾家里,一边勤勤恳恳地从事着自己爱着的教育事业,他将生活的艰难埋在心底,用心坚守着他那朴素的信念,用爱沐浴着山里的孩子。
他说,教师这个职业是个良心职业,而爱是最好的教育。学生有病,他带着看病;学生学习有困难,他替他们想办法。夏天,他为学生们准备一锅凉开水,冬天,他会为学生们生一架炉子,学生们都想和他在一起。
上课的铃铛声又在宋应刚的手中响了起来,清脆的铃铛声在这座宁静的大山脚下显得分外响亮,那是责任与未来的声音!
坚守着的希望
“孩子们能够一个个走进大学校门,这是我坚守着的希望。”李东卫说。
李东卫不光是一个好老师,在学生们心目中,他更是一个可亲可敬的父亲,像父亲一样照料着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多年前家人就希望他能调到县城工作,可李东卫却数十年如一日,在艰苦的环境里默默坚守。
李东卫说:“我走了,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不走,就能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同样的信念,同样的人生,一个山村小学里三位朴素的老教师用他们平凡的一生改变着这座大山。
新闻推荐
“偷你车牌逼你掏钱”遭遇重罚 兰州警方以盗窃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对嫌疑人实施刑拘
本报讯经过一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兰州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重案大队民警辗转甘肃省定西、陇南等地,抓获专门盗窃汽车车牌后向车主敲诈钱财,作案多达百余起的犯罪嫌疑人张某。...
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