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备受社会关注的榆中县尾菜处理5月18日有了重大突破:当天,由兰州来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建设的兰州高原夏菜尾菜工厂化处理项目在榆中县定远镇蒋家营村正式奠基开建。项目完工后,将建成年处理20万吨“尾菜及废水废渣”资源化利用生产10万吨“有机营养土”项目。其中一期工程年产3万吨“有机营养土”,预计今年8月建成投产。
榆中年外销蔬菜10亿多公斤
榆中县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全省蔬菜大县、也是兰州高原夏菜主产区。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全县现有蔬菜企业35家,总库容量12万吨,总资产3亿多元,在定远镇至蒋家营村4公里内,就聚集了18家蔬菜保鲜库,其中万吨以上的有6家,形成了全省“北菜南运、西菜东调”最大的产地型蔬菜集散中心。年外销蔬菜10亿多公斤,其中销售本县蔬菜6亿多公斤。
随着榆中县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外县区集散销售量的逐年增加,致使蔬菜尾菜量也不断增加,特别是由于榆中县种植的品种主要以花椰菜、芹菜和大白菜(包括娃娃菜)为主,产生的尾菜量较大。由于没有先进适用的加工工艺来处理利用这些尾菜,使得大量的菜叶资源被白白浪费掉,并且大量尾菜的产生已对全县蔬菜产业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一定的影响。
多年来,榆中县在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一直在不断探索尾菜循环利用的办法和途径。2006年开始探索试验研究开发有效利用,进行尾菜还田,堆沤肥试验;2009年被列入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利用和重点扶持项目进行攻关解决,该项目由甘肃农大牵头,市县科技、农业部门承担实施,确定兰州宏利蔬菜有限公司承担实施采用工厂化加工蔬菜饼(粉),进行饲料生产项目建设;与甘农大联合在三角城乡高墩营村开展蔬菜尾菜堆沤肥试验示范,试验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尾菜处理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2011年8月,央视等媒体就榆中尾菜问题报道后,引起国内100多家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专家学者的关注,提出了许多尾菜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方案。经兰州市科技局牵头、对筛选推荐比较可行的13家企业的蔬菜尾菜综合开发利用建设项目方案进行专家可行性论证分析,最后决定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由广西来源生物动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率先进行尾菜工厂化处理项目。
一期工程今年8月投产
5月18日奠基的兰州高原夏菜尾菜工厂化处理项目由广西来源生物动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榆中注册成立兰州来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兰州高原夏菜尾菜工厂化处理项目建设,规划总投资4000万元,分2期3年建成年产10万吨有机营养土。其中一期投资1600万元投资,购置2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的发酵及成品配制生产线,建成年产3万吨的有机营养土,处理尾菜10万吨。生产技术采用广西来源生物动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零耗能好氧发酵”技术发酵生产有机营养土,该技术不仅可对尾菜进行资源化利用,也可对所有其他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包括甘蔗叶、玉米秸秆、木薯杆、稻草、马铃薯杆、淀粉渣等农业加工废弃物进行固态好氧发酵生产有机营养土,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一期项目计划5至7月完成项目建设施工、设备购进和调试安装,8月初试生产,8月中下旬正式投产。一期建成后,实现销售收入1800万元,实现利润182万元。榆中县农业局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工厂化集中处理每年产生的大量尾菜,弥补市场优质有机肥的不足,降低农业生产投入,而且还能彻底解决多年积累倾倒的尾菜和污水,能够彻底解决榆中尾菜多年遗留的问题,达到尾菜资源化利用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也为全国各地蔬菜种植区解决尾菜问题提供有效地处理方式和途径。
新闻推荐
为北山农民解决看病难 兰州日报社开展“联村帮扶、送医送药下乡”活动
本报讯6月12日,由兰州日报社组织的“联村帮扶、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在榆中县中连川乡高家渠村开展。来自甘肃省计生研究所、甘肃省生殖保健院的专家和医生给...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