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针刀”
本报记者 宜秀萍
1根银针、11个点位、几分钟时间,一台小针刀手术就完成了。患者随即下地,按照医生指示抬膝翻胯,术前僵直的髋胯竟然可以轻松翻转了。
1月22日上午,在省中医院风湿骨病科治疗室,甘肃名中医王海东现场演示了神奇的针刀疗法。这项技术被列为省科技惠民项目实施一年多来,已在甘肃省5家基层医院落地开花,临床应用涵盖9个病种,疗效显著,价格低廉,深受项目地区群众欢迎。
小针刀外形像针灸针,针尖带有0.8毫米宽的刃口,巧妙地整合了针灸针和手术刀两种器械的优势,能轻松进入病变部位,进行切割、剥离、松解,达到消炎镇痛、祛除麻木、恢复功能的目的。该项疗法发明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基层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实用技术。2003年9月正式命名为针刀医学,成为国家二级学科。
省中医院风湿骨病科是全国14个针刀医学临床基地之一,科室主任王海东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整套治疗方案,安全简便,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障碍。2012年,省科技厅将王海东探索形成的针刀松解术列为科技惠民项目,面向基层推广应用。该项目为期3年,由省中医院风湿骨病科组织实施,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金昌市金川区中医院、榆中县甘草中心卫生院、临夏州中医院、临洮县人民医院为该项目推广应用单位。
目前,王海东及其团队已制定了颈椎病、肩周炎等9种常见风湿骨病的针刀治疗操作规范,先后举办学习培训班12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400人次,推广应用11项相关技术,切实达到了医疗关注民生、医疗改善民生的目的。
新闻推荐
山沟沟里的“养猪能手” ——记榆中县高崖镇树梓沟村致富带头人金菊芳 本报记者 刘健通讯员 季桂珍
山沟沟里的“养猪能手”——记榆中县高崖镇树梓沟村致富带头人金菊芳人如其名,似一束秋菊,傲然绽放,散发着淡淡的沁人心脾的芳香。金菊芳,榆中县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过去的10年间,她不断探索暖棚养...
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