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街头再添一支“雷锋车队”
榆中出租车司机为患病同行捐款。本报通讯员 张俊霞
去年11月7日,本报曾对兰州市由一群热心的出租车司机组成“雷锋车队”的事迹进行了报道。近期,在兰州市又涌现出一支传承雷锋精神、传递正能量的出租车队伍——兰州的士奔马雷锋车队。他们扶危济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积极打造流动的温暖风景线。
据了解,兰州的士奔马雷锋车队的前身兰州奔马出租车爱心车队成立于2013年10月。通过一年多的运行,爱心车队日渐成熟,成员也越来越多,目前已有近70人参与其中。2015年3月,兰州奔马出租爱心车队正式更名为兰州的士奔马雷锋车队,同时也加入了由北京、厦门、包头、张家口等多个城市的出租车同行成立的“全国雷锋车队大联盟”。
本报记者 文 洁
互帮互助“一家亲”
出租车每天行驶在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车友间的相互帮助就显得格外重要。
兰州的士奔马雷锋车队成立了互帮互助体系,不管是谁在路上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只要在微信群里喊一声或者通知到车队的其他成员,临近位置的成员都会第一时间赶来帮忙……这种互助精神,让每一位队员的心里都暖暖的。
33岁的肖万科是一名普通出租车司机,今年3月底,他被确诊为白血病。肖万科的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年事已高,有一个6岁的儿子,还有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全家蜗居在十几平方米的出租屋内,患病的消息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4月20日上午,兰州的士奔马雷锋车队30余名的哥的姐自发来到甘肃省人民医院,为肖万科捐款,祝愿他早日康复。雷锋车队队长苏彪告诉记者,一位雷锋车队成员,自己的妻子已经是癌症晚期,当听到大家为肖万科捐款的消息后,委托其他的哥送来了100元爱心款。还有两位乘客乘车时,得知捐款的事后,也留下了200元爱心款。
当得知一家媒体设立3处捐款点后,奔马雷锋车队的师傅们自愿赶去帮忙,并不约而同向募捐箱里塞进100元、200元……
苏彪说,在此之前,他们和肖万科素昧平生。“只因为都是出租车司机,我们要共同渡过难关。”苏彪告诉记者,为肖师傅募集善款的那几天,雷锋车队在等红绿灯或者加油加气的间隙,也会有热心人敲开车窗捐款。“大多数好心人并不宽裕,捐的钱也不多,但爱心无价。”这是苏彪最深切的感受。
雷锋车队给予肖万科的不仅是善款,还有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几乎每天都会有雷锋车队的司机前往肖万科的病房,陪他聊聊天,鼓励他战胜病魔……让这个陷入困境的家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凡人善举温暖一座城
5月7日,兰州的士奔马雷锋车队接到市民丁女士的求助电话,原来,当天13时许,丁女士带着患有脑瘫的儿子从段家滩前往秀川一家康复医院看病。因孩子出门要携带轮椅搭车不方便,希望得到车队的帮助。接到电话后,苏彪将此信息上传到雷锋车队微信互助群,很快,车号为甘A·97984的杨军师傅就到达目的地,将丁女士和儿子送到了医院。
4月9日,家住兰州市西站野猪湾的禄新江一家人为的哥强世红送来锦旗,感谢强师傅将昏迷的母亲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就在同一天,另一位的哥马麻南也收到了乘客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感谢这位好的哥在危急时刻,将他发高烧出现惊厥症状的孩子及时送到医院。
在雷锋车队,助人为乐的小事还有很多:九州林区播绿植树,为兰州的荒山播撒绿色的种子;将兰大生命科学院青协实践部的爱心物资运送到榆中县韦营乡李家坪小学;为患白血病的14岁男孩曾建龙捐献血小板;为会宁县贫困小学的学生和老师送去学习用品、办公用具及学生校服;教师节当天让老师们免费乘坐出租车;免费运送爱心衣物;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苏彪告诉记者,雷锋车队要将雷锋精神化为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将雷锋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天落银河 追梦小康 ——写在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正式运行暨二期开工建设之际
天落银河追梦小康——写在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正式运行暨二期开工建设之际本报记者宋振峰在“渴望”中不懈追求的甘肃人民,从未如此真切,看到梦想美丽绽放。8月6日,甘肃人民翘首期盼了半个多世纪的“圆...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