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寂然凝虑 思接千载——简评张明显散文集《醒心散文》

来源:白银日报 2015-06-06 20:21   https://www.yybnet.net/

□孙英钧

读完张明显先生散文集,激动不已,遂发短信于他:篇篇感人,章章动情,气势磅礴,流水行云,暗合天意,明察人心。

诚然,一个优秀的作家,一个具有独立的精神操守、坚定的道德信念的作家,就无法回避他对历史、社会的文明秩序以及人的生存尊严做出必要的承担。文学在给人带来审美愉悦的同时,还应该带来诗性、理想与憧憬,在直面现实的同时,还应该帮助我们看到人类内心深处的焦灼、孱弱与卑微。那么,我们就无法拒绝文学对存在真相的不留余地的探索和表达,也无法颠覆文学对人类最基本的良知与道义的维护。

先生常年工作于政府部门,闲暇时间唯一的爱好就是写字作文。他是中国散文学会、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同时也是省书法协会会员,喜欢阅读与旅游。“精理为文,秀气成彩,鉴悬日月,词富山海”是他散文创作的追求。他的文笔练达,气韵流畅,内涵丰赡,具有时间的穿透力、历史的凝重感和哲理的思辨性。

我不想引用更多名言名句来为他的作品涂脂抹粉,真正好的作品,是写作者、读者以及评论者三者的合而为一,也就是审美创造与审美鉴赏、整体理解及其对时代社会感应的审美再创造。这个评论只是起引导读者继续阅读他作品的指路石。

敏锐的眼光雄辩的哲思

大约20年前,有幸读到先生散文名作《鼓韵》,特别欣赏文中对两次鼓声的描写:

雄鸡啼醒了太阳,霞光染红了东方。那广袤的黄土高原的一隅——砂坡村,传来了一阵阵太平鼓声:

锣,清脆地呼叫:“呛——呛——呛彩呛!”

鼓,浑厚地应答:“咚锵咚——咚锵咚——咚!”

然而,我,在鼓声的启迪下,悟出了美的底蕴。可不是么?请听:

锣,清脆地呼叫:“生活——就是美!”

鼓,浑厚地应答:“就是美——就是美——美!”

如果从文学创作的发现特征来释义,先生独具慧眼。他的发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看到”,而是遵循一定意义上的美学原则的精神创造,是“看到”基础上的“飞跃”,是穿透,是一种“凌美”状态,有着独自的审美特征。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散文选刊》以专栏刊载过他的《柳祭》《听河》《登山铭》等六篇散文。著名作家庄重先生为他的散文小辑写了评论。其散文最大特点是每篇文章都有一个鲜明主题,每篇文中哲思飞扬,没有一篇是自我发泄的小情小调,更不要说散文选刊选登的那些作品了。

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来源于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体验。因此,感悟要保持个体的真实性,又不陷于个人心灵的“狭隘”圈子,而寻求与读者心灵的直接、广泛的沟通,以期获得读者的共鸣。

这置身深山,独善其身的无名泉哟,你顺自然而生,又顺自然而长,是因自然而名,还是因无名而自然呢?莫非,这自然,就是你的灵魂?(《无名泉小记》)

小小山花,体现着生活的深刻内涵。它打开了我心灵的窗口,激起了我思想的波澜,我似乎体味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就是生活”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美能拯救世界”的真正含义,进而也感悟到人生的价值。(《山花礼赞》)

漂泊的心灵理想的家园

一个作家成功的作品,往往和他们的故乡有着密切的关联,作家的笔只要一伸进滋养他成长的母地,他就获得了灵气、生命和力量。

先生出生于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榆中县古青城镇,是枕着黄河涛声长大的,这就规定了好多作品都是粘上了湿漉漉的氤氲气韵。童年对人的一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又是一个人灵魂生长的源头。我甚至要说,灵魂无非就是一颗成熟了的童心,因为成熟而不会再失去,也就无怪乎他笔下的《听河》那么惟妙惟肖细致入微了。

细听细琢,似乎在这部天然的交响乐中,可以听得到岁月的流逝、星斗的转移、风云的变幻;听得出人类进步的浪潮,历史前进的足音,由弱到强,渐渐扩展,最后升腾为主旋律,气势磅礴地向前涌动。

作者分别叙述了人生三个阶段对听河的不同认识,从而体味出“聪者听于无声,智者见于无形”的大彻大悟的人生境界,使他在精神上受到了一次大洗礼,心灵上得到了一次大净化……听察波澜壮阔的河声,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获得不同的审美境界,进而深化对事理的认识,直至大彻大悟。

我的家乡,是柳的发祥地,也堪称柳的王国了。可以说,我是柳的摇篮摇大的,柳的歌声吟大的,柳的绿荫吻大的。柳,在我心中占据着何等重要的位置啊!(《柳祭》)

对于许多中国历代文人学者来说,故乡应该有一种更深沉的、更复杂的含义,从来就和文人学者结下难舍难离的不解之缘。多少游子和文人对故乡这一主题的反复吟唱和感怀,构成了中国特色的故乡情结。很多作家都曾带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漂泊于异地他乡,对于他们而言,离开故乡就意味着走向一个广阔复杂的陌生世界,开始独立而艰难的人生旅途。

“人们达不到理想时是痛苦的;达到理想后失去新的追求时同样是痛苦的”(《登山铭》)。还有《仰望那棵古柏》《寻梦古镇》等影响力较大的名篇,皆与故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就他散文语言而言,散中见整,清新自然。具备朴素、自然、流畅、简洁等特点,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而且又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走笔麓湖公园》全篇两百多字,全用古文完成,寥寥数句,境界大出。

问一瘦叟,笑而答之:“钓青山,钓绿水,钓斜风,钓细雨,个中趣味,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未获,即大获也。”

微微之辞,深藏禅机。

先生古文功底,可见一斑。

直面的人生洞开的世界

先生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感悟可以说极其透彻。人生在世,从童年到成年,再到中年之后,回望往事,对生命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痛惜,总有一种深深的喟叹,从而把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珍藏在心灵的谷仓里。

由于工作需要,先生常常下乡调研,一次在一个村庄吃着农村自产的绿色菜肴时,看到端菜的年轻妇女:

我指着那位青年妇女问:“她是你家的什么人?”

“噢,你看我忘了介绍,这是我的孙媳,土生土长,本地特产,也是绿色的。”几句话,惹得我们哈哈大笑,乐不可支。

她说:“怎么没有,你看她不涂脂抹粉,不佩金戴银,不花言巧语,不扭捏作态,品行端正,心地善良,手脚勤快,这样的女人你们城里能有多少?”(《守望土地》)

何况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人们愈来愈匆忙,哪里有工夫去注意草木发芽、树叶飘落这种小事!哪里有闲心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灵感受!沉思未免奢侈,回味往事简直是浪费。于是出现了一个古怪的矛盾:生活节奏加快了,然而没有了生活。

于是,我想起了冰心老人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的心灵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了。

简单不是浅薄,而是大慧大觉;简单不是糊涂,而是大智大勇。简单的背后是洒满阳光的田野,生长出来的是五谷菜蔬。复杂的背后则是弥漫阴霾的沟壑,滋生出来的只是晦气毒菌。(《“简单”论》)

世界本来就是简单的,好多事人为地使它复杂化了。先生相信人生最本质的东西终归是单纯的,因而不会永远消失。平淡是真性灵的流露,是本色的自然呈现,不能刻意求得。

在金钱能够说话,真理缄口无言的时代,文学对于那些唯利是图的健全人来说,或许不屑一顾,而对于那些弱势群体中的残疾人来说,却是他们的宗教。(《希望,在生活中生长》)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今人北大中文系陈平原先生说的一段话,作为这篇短文的结尾吧:“要是有一天,你半夜惊醒,发现自己已经好久不读书,而且没有任何异常感觉时,那就证明你已经开始堕落了——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也不管是贫是富。”(《淘书记》)

读先生的文章,给人一种蓬勃向上感觉,是一种享受,一种陶冶。就像他的《品茶》一样,与圣人对话、与自然交流,会使人神清气爽,怡然自得。又如他《枣性》结尾的一句话:据《神农本草经》载,大枣,味甘平,驱心腹邪气,安中益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和百药,为吾方剂常用也。

无论如何,读先生散文你会受益匪浅、眼界洞开甚至大彻大悟的。希望先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在人物对话方面注重个性化语言,如此,其作品更当完美无缺。

就将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写作观作为结尾吧。他说散文追求的目标是:真情流露,淳朴自然。他还说:散文给予的美感享受应该说是比较高级的美感享受,是真正的美感享受。它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洗涤人的灵魂。像古希腊的悲剧,它能使人“净化”,但这是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净化。

新闻推荐

兰州市过境大型货运机动车绕行线路

兰州市城区主要桥梁建成均已多年,原设计流量、荷载相对较小(最低荷载为10吨,最高荷载为30吨)。近年来,由于机动车保有量连续大幅增长及大型货运机动车隐性超载、交通运输频繁,桥梁损伤病害情况和...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寂然凝虑 思接千载——简评张明显散文集《醒心散文》)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