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一粒种子”改变苏堡村

来源:陇东报 2015-06-05 21:0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多亏了联扶单位的帮助啊,今年我家种了60亩脱毒马铃薯,年底一定有个好收入,‘陇薯7号’脱毒马铃薯种植现在成了我们村民们的抢手致富产业哩!”6月2日,看着地里成片的马铃薯长势喜人,榆中县清水驿乡苏堡村村民张立春心里满是欢喜,他笑着告诉记者。

苏堡村属于榆中县山区贫困村,多年以来村子里的老百姓仍然保留着老祖宗留下来的落后农业生产模式,种植品种老化,粮食产量不高,生产效率低下,老百姓生活水平偏低。三年前“联村联户”的号角吹醒了苏堡村,其市级帮扶单位——兰州市种子管理局和乡党委、政府通过走访调查,分析研究问题,动员引导群众,测试土壤气候,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在苏堡村引进“陇薯7号”脱毒马铃薯种子,正是这“一粒种子”改变苏堡村,苏堡村的马铃薯产量从3年前的亩产1000斤发展到今天的亩产5000斤,亩产增收5倍,老百姓看到了希望。

“尝到了甜头,今年苏堡村村民都开始种‘陇薯7号’”脱毒马铃薯了,截至目前,全村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500亩,户均7.2亩,户均将增收36057元,人均1.91亩,增收9554元。”榆中县清水驿乡苏堡村包村干部潘晓峰告诉记者。

据了解,通过三年的实践和探索,“陇薯7号”发展已趋于成熟,日前苏堡村大胆推出以“稳产量、稳增收、不返贫”为目标的“5+2+1”的脱毒马铃薯种植模式。

榆中县清水驿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5+2+1”即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有偿流转500亩土地,户均补助种植资金300元,达到人均种植2亩的新品种脱毒马铃薯种植规模,且户均1亩原种扩繁示范田,保证种源供应可持续。通过‘5+2+1’模式的实施,苏堡村新品种马铃薯种植面积已稳定在2200亩,产量稳定在1100万斤左右,产值稳定在550万元上下,人均产值稳定在7000元以上。

如今,走在苏堡村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成片的绿色“陇薯7号”,处处有联扶干部和村民们一起劳作致富的身影。“一粒种子”改变了苏堡村,苏堡村又在带动着周边的杨河、建营、方家沟等村,站在高处远望,尽收眼底的不仅是1000亩的“陇薯7号”示范园,还有日新月异的美丽新农村! 首席记者杨贵智特约记者郭云莲潘晓峰文/图

新闻推荐

“六结合六体现”力求专题教育得实效榆中县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本报讯】为扎实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榆中县着力做好结合文章,经县委常委会多次研究讨论,积极创新搭建了“六结合六体现”活动载体,力求专题教育取得实效。 &n...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一粒种子”改变苏堡村)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