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找准发力点 联村联户拉近干群心 红坪村“脱贫记”

来源:陇东报 2016-01-24 19:35   https://www.yybnet.net/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可是,榆中县红坪村属半干旱地区,山大沟深,自古以来,由于自然条件所限,这里的老百姓,可享不了吃山吃水的福。

最近,听说红坪村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红火了,记者驱车前往进行采访。

干部变兽医,扶贫“良方”开得好

宋玉魁,兰州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干部,红坪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2014年8月的一天,宋玉魁的手机急促地响起来。“宋站长,你赶紧到我家来,我的羊得了怪病,身上长满了水泡,已经死了二十多只。”宋玉魁赶紧放下手头的活,背上兽药箱,翻过两座大山,步行七八里路,来到红坪村一社养羊大户彭巨宏家,进入羊舍,经过诊断,宋玉魁傻眼了,原来彭巨宏的羊患了羊痘。

“羊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如不及时救治,可能传染给人,疫情甚至可能蔓延,如不及时控制后果不堪设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宋玉魁心有余悸。由于救治及时,彭巨宏其他的五十多只羊得以保全,疫情也得到有效控制。这件事,只是宋玉魁三年驻村生涯的一个缩影。

三年来,兰州市畜牧兽医研究所以专业取胜,找准***发力点。2013年投放该村57只母羊,2015年底已形成两千多只羊的规模;同时,该所每年拿出一万多元,用于肉羊生猪等牲畜疫病防治。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红坪村在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帮助下,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养殖业从各自为阵到抱团取暖的转变。

如今,宋玉魁在红坪村委会的宿舍,已成为农技培训小教室、兽药小药房、兽医诊断室。在这个七八平米的宿舍里,宋玉魁和他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同事为红坪村的牛羊免费开出了三四百个“良方”,免费赠送价值上万元兽药、消毒液、饲料添加剂等物资。就连邻村牛羊和农作物的“疑难杂症”,其他帮扶队也经常来“寻医问药”。

玉米变牡丹,百姓心里开了花

冬日的红坪村,积雪敷在农田里,风景壮观优美,可记者听说,红坪村的春天更美。

李文熊,榆中县清水驿乡干部,红坪村帮扶队队员。“春天的时候,你们抽空来一下,看看我们红坪的牡丹,千娇百媚,美不胜收。”在李文熊的话里,记者听得出来,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

李文熊告诉记者,红坪村没有学校,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就去县城或其他地方读书,家长一边打工一边陪读,所以留在村里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劳动力严重不足。“村里有4400多亩地,而家长去陪读,留在村里的也只有两百多人,且多数是老人,平均每人要种二十多亩地,这非常困难,所以很多地都荒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帮扶干部们又想出了好办法。“刚来驻村的时候,发现很多村民房前屋后种着牡丹,而且长得非常好。但在当时,种植牡丹对于村民来说,只是起到了观赏作用,而且规模不大。后来,我们做了试验,发现红坪的土壤适合种植牡丹,所以研究所决定拿出一万元,帮助红坪村大规模推广牡丹种植,并且帮助成立了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在种植规模已达300多亩。”谈起最初的想法,宋玉魁仍很感慨。

村民杨继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红坪村以种植土豆和玉米为主,需要很多劳动力,而且每亩地的收入只有一千元左右,除去劳动力成本,实际上是没有收益的。种植牡丹不需要很多劳动力,牡丹树苗长到一米高的时候,每棵树苗能卖到500元,一亩地能产牡丹树苗2500棵,而且牡丹籽也可以卖钱。”

同时,为了解决发展养殖业牧草紧缺的问题,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红坪村已经开始种植燕麦苜蓿等作物。帮扶干部李仁阁说:“甘肃省虽是牧业草原大省,但还是严重缺草。种植燕麦,一个人能操心几十亩地,雨水好了收草,天旱了收种,旱涝保收。这不仅解决了村里发展养殖业牧草紧缺的问题,而且还能外销创收。”

生活变化大,务农娱乐两不误

冬天找墙根,夏天找树跟。这是以前红坪村村民农忙之余的真实生活写照。

自从帮扶队驻村后,村民的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开始变得丰富多彩。在红坪村村委会整洁的大院里,记者看到,小孩子在打篮球,老人在下象棋,妇女们在跳广场舞。村委会大院里的村民,就像一家人,其乐融融。

记者采访时,正赶上妇女们跳广场舞,凑过去后发现,领舞的居然是一位戴着眼镜,皮肤晒得黝黑但文质彬彬的男人,村民告诉记者,他叫魏兴宝,也是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干部,红坪村帮扶队队员。出于好奇,记者对魏兴宝进行了采访。

聊起跳广场舞,魏兴宝开始侃侃而谈。“刚来驻村的时候正值冬天,发现村民们的生活很单调,男人聚在一起打麻将,有的甚至在赌博,妇女们聚在一起‘拉是非\’。当时,村里很乱,‘是非\’也很多。我本身喜欢体育运动,就开始学着跳广场舞,跳熟了再给村民们教。”记者了解到,闲暇之余,魏兴宝等驻村干部和村民一起下象棋,打篮球。村民的娱乐生活在无声无息的发生着变化。

记者了解到,以前的红坪村,村委会没有会议室,“两委”班子不齐,村上的干部一年来不了几次村委会,后来被市上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在驻村干部的帮扶下,筹集15万元盖起了会议室。魏兴宝说:“现在村干部每天都来村委会,工作积极性非常高,去年终于摘掉了软弱涣散党组织的牌子。而且新盖的会议室,不开会的时候就让村民在里面下象棋,毕竟会议室里面暖和。”

采访结束后,村民杨继德握着记者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他的话真诚并朴实:“现在过得日子,以前想都没想到过,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驻村干部。”

新闻推荐

种地无风险 年底还分红榆中县五乡镇农户争入甘草店洋芋协会

昨日上午,记者随考核组来到榆中县甘草店镇入户考核,在走访中得知当地有个洋芋协会经营得不错,逐渐成为该镇乃至周边农户青睐的致富帮手。甘草店镇...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雪山深处春意闹2016-02-03 19:31
猜你喜欢:
评论:(***找准发力点 联村联户拉近干群心 红坪村“脱贫记”)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