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朱发财:捡拾残留地膜不为“发财”

来源:甘肃日报 2016-03-29 11:12   https://www.yybnet.net/

朱发财:捡拾残留地膜不为“发财”

本报记者 杨世智 通讯员 曹应森 刘云霞

初春时节,大地生机勃发,陇中农民又开始忙着一年的春耕。

在安定区称钩驿镇川坪村二社有一位农民除了忙农活,还在方圆几十里的山川梁卯、沟沟岔岔之间奔走,捡拾田间地头残留下来的地膜。

这位农民叫朱发财,但他捡残留地膜却不为“发财”。2010年10月,他家的地膜胡麻喜获丰收,但还没等他喜悦消散,家里的2只羊却因为吃了地里的残留地膜而死。“把羊剥开后,胃里满是地膜。”一提起这事,朱发财至今都后悔。从此之后,他见到残留的地膜就捡。不光捡自家地里的,还捡别人家地里的;不光捡地里的,还捡庄前屋后、村里村外的;不光捡本村的,还捡周边村的。捡的地膜积攒多了,他就用三轮车送到40公里之外的鲁家沟镇塑料加工厂。不仅如此,他还将这种行动当成一件“正事”干,每天天刚亮就出去捡地膜,一年四季除了忙农活,几乎天天如此,而且捡的地方越来越远,最远甚至到了兰州市榆中县地界。

对于朱发财的这种行为,当地农民都持赞同态度。同村的种粮大户李振明说:“我家农活多,顾不上捡拾残留地膜,再说捡拾地膜很费时,要花费1个青壮年劳力,实在费时费心耗费劳力。朱发财捡拾地膜,是帮了我家大忙,我们感谢都来不及。”

但在感激之余,大家感到不解。以前朱发财在建筑工地上当“大工”,一天就能挣200元。自从捡地膜之后,他就再也不出去打工了,把捡地膜当成了“正业”,一年最多也就能卖一万多元。

对于这种疑惑,朱发财却有自己的坚持。他说:“捡地膜不为发财,也发不了财,我就是不想看到地膜满天飞。”

新闻推荐

甘肃省初步形成尾菜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

甘肃省初步形成尾菜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本报兰州讯(记者孙海峰)记者日前从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获悉,甘肃省初步探索形成了尾菜资源化利用模式,此举将有效遏制尾菜污染环境的问题,促进尾菜综合利用...

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中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朱发财:捡拾残留地膜不为“发财”)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