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破解城乡难题共享优质教育 榆中外来务工子女享“同城教育”

来源:陇东报 2016-06-02 18:43   https://www.yybnet.net/

5月31日,榆中县城关镇大营小学的操场上,四年级学生何晓雪和同学们一起跳绳、摇呼啦圈、做游戏,在这个共有455名学生的学校,虽然有300多名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但何晓雪从不觉得同学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在学校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还学会使用电脑,老师像妈妈一样喜欢我们,我们每个学生都很快乐。”何晓雪这样对记者说。

作为离兰州市较近的一个县,榆中县人口基数大、密度大、外来人口也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每年递增。榆中县多年前就在寻找各种途径,破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这个难题。

榆中县大营小学,自从2014年开始,免费接收外来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将县城容纳不了的学生安排到离县城较近、教育质量较好的榆中县大营小学、榆中县周前学校。随迁子女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享受到了和本地户口学生同等的免费义务教育和免费营养餐。

在榆中县大营小学的宣传册上,清晰罗列着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平等义务教育的各项措施。一名正准备为孩子办理转学手续的女士说,他们从西藏来榆中打工,原本以为给孩子转学会很麻烦,没想到学校不仅不需要交其他费用,手续也十分简便。

大营小学校长高玉辉告诉记者:“之前这所学校全部是土木结构的破旧平房,孩子们冬天只能靠火炉取暖。2014年,自从学校开始接纳外来务工子女以来,在国家全面改薄项目的支持下,学校新修了校舍、操场,配备了计算机、体育器材等设施,还不断引进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数量也从最初的不足百人到现在的455名,学校变化很大”。

“把你的小手放在我的大手上……”这是大营小学校园里经常回荡着的一首歌。与城市孩子相比,由于受经济、家庭环境等条件限制,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信心不足,对此学校教职工倾心倾力,手把手教孩子们参加各种培训班、兴趣班,学校还开展了舞蹈、合唱、美术、书法、篮球等活动,让孩子们免费学习,不仅让学生有了一技之长,更培养了自信心。

榆中县优惠的政策条件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着大量随迁子女前来读书。不断增长的随迁子女数量,要求各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榆中县统筹利用好各种专项资金,加快教育项目建设步伐。记者走访榆中县教育局了解到,榆中县近三年以来共投资4.2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30万平方米,消除危房3.8万平方米,全面规划实施了校安全工程、幼儿园建设项目、农村初中二期工程项目、百所寄宿制二期工程项目、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食堂改造项目等。

与此同时,榆中县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推广参与式教学,强化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一步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全面开展了钢琴、舞蹈、武术等13种兴趣活动,全县20所市级“乡村学校少年宫”和3所国家级“乡村学校少年宫”每年普及性培训学员达2000多次。

新闻推荐

关爱山区小学生甘肃慈善美丽会赴哈岘小学捐赠价值6万元生活用品

6月4日,榆中县哈岘小学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甘肃慈善美丽会,他们为哈岘小学捐赠了价值6万余元的生活用品。哈岘小学属榆中县北山片区,学校的...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李明燕(榆中县)2016-06-07 18:41
评论:(破解城乡难题共享优质教育 榆中外来务工子女享“同城教育”)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