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吴鲁甘俊仁赵亚丽
“7·22”岷县、漳县地震灾害波及渭源县10个乡镇,致使部分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如今,灾害已过去整整3年多,灾后重建工作进展如何?灾区群众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近日,笔者来到了当时受灾较为严重的五竹镇一探究竟。
在郭家沟村下郭社当时发生山体裂缝滑坡原址前,村主任朱世荣说:“3年来,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村修了4.5公里的公路,350米的排挡墙和250米的河堤,农网也改造完了,受灾的农户全部安置在了安置点。对此,群众很高兴,也很满意。”
随后,笔者来到了五竹村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只见各巷间道路全部硬化,供排水设施、太阳能路灯、绿化树栽植、健身器材配备、广场铺装、百姓舞台等一应俱全。新建的文化广场上,几位年长的村民正在象棋桌旁休息乘凉。置身其中,显现的是邻里和谐、生产生活有序、甩开膀子致富奔小康的喜人景象。
说起3年前的地震,娘家在榆中县的郭家沟村李家山社村民张天霞还心有余悸,而对如今生活条件的改善,早已是喜上眉梢:“原来的房子都有好几处裂缝,后来政府就把我们动员搬到安置点。现在,娃娃们上学方便多了。”
抱着小孙子正在新房里看电视的关喜云高兴地说:“家里的新房子是去年农历十月初一搬进来的,现在出门走上百十来步,就到街道里了!”
“镇上共实施灾后重建户149户,维修户2535户。这个集中安置点,共安置郭家沟村李家山、王二沟、下郭三个社的62户群众。在规划实施地震灾后集中安置点时,我们把灾后重建点与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相结合,依托辖区内的国家4A级景区渭河源景区,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农家餐饮等旅游服务业增收致富,达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旅游产业、电商产业、依托镇区优势,进一步加大致富产业的开发力度,确保老百姓能够如期实现脱贫,建成小康。”五竹镇镇长王玉平说。
据了解,自“7·22”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启动以来,渭源县按照“灾后重建三年建设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中心工作和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统一规划、统一风貌、统一管理的原则,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倾力关怀,群众勤劳互助的生产自救,城乡居民住房、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蒋文艳通讯员张宏)2016兰州·和平牡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榆中乡村休闲旅游启动仪式将于5月14日在榆中和平镇牡丹园举行,本届旅游节活动时间为5月1日至30日。节会期间,将围绕牡丹文化举...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