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兴隆山小记李志艳一般来兰州旅游的人大部分只是看看黄

来源:鑫报 2016-08-15 23:29   https://www.yybnet.net/

兴隆山小记

●李志艳

一般来兰州旅游的人,大部分只是看看黄河,然后再到五泉山、白塔山逛逛,最多也就是爬爬兰山,俯瞰一下金城全貌,很少有人有多余的时间专程去一趟兴隆山的。

同样,像我这样的当地人,也不是常常能够去兴隆山玩赏的,因为兴隆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兰州市东南45公里处,距榆中县城6公里,所以这座向有“陇右第一名山”的美誉的旅游胜地,反倒常常被众多游客忽略。

兴隆山属祁连山东延余脉,被东北向的兴隆峡截为东山和西山,东山为兴隆山,最高处3137米;西山为栖云山,最高3251.2米。远远望去,一水中流,双峰耸峙,以春华、夏幽、秋艳、冬寒为特色的四季风光著称。

兴隆胜境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就有人隐居修行。至唐、宋,这里更是殿宇富丽,称“洞天福地”。宋代,兴隆山为道教圣地。清乾隆年间,山西曲沃人刘一明(道号悟元子)苦修三十余年,起造建筑七十余座,著书三十余部,为研究医学、道教历史留下了珍贵的文献。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与西夏交兵,曾在这里施展过雄才大略。明崇祯二年,李自成于这里揭竿起义。清陕甘总督左宗棠,魏光焘等人,民国时期蒋介石、于右仁、张治中等人也曾来山观光。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陈毅、叶剑英等也曾留下足迹。

云龙桥是大峡河上惟一建筑,也是登山的必经之路。1980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改为混凝土结构,并维修了桥廊和桥亭。

云龙桥雄踞于大峡河上,连接兴隆、栖云两山,原为纯木结构,上有桥廊,下无桥柱,利用卯榫结构成桥。原金县知县唐鸣钟和道士刘一明前后各架过名为“唐公桥”和“迎善桥”的木桥,都被山洪冲毁。现桥为当时知县陈昌重修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桥高6米,长38米、宽米,桥上建廊房5间,嵌以斗拱,东西两头建有桥亭。陈昌以为连接两山道路相通,也连接两山灵气相通,命名为“云龙桥”,并撰联:

云比泰山多年年霖雨苍生岂徒供仙人怡悦,龙如苍海卧面面林峦翠霭都觉有灵气往来。

兴隆山现存最主要的建筑是大佛殿。大佛殿建于明代,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重修,也是目前是东山最大的建筑。大殿为3间,两边各有配殿两间,斗拱重檐,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又庄严肃穆。大殿居中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佛,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整个大殿坐落在数十级高台之上,显得庄严雄伟。

如今大殿亦是“成吉思汗纪念馆”,1939年至1949年,成吉思汗棂棺从内蒙迁陈兴隆山达十年之久。成吉思汗塑像就坐落在释加牟尼佛像前,高2.5米,一身戎装,头戴兜鍪。大殿门旁,用蒙汉两种文字镌刻着成吉思汗遗诏:“广土众民欲御辱,必合众心为一。”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北方的大部分领土被日军占领,各种文物、古迹受到种种破坏。1938年末,投降日军的德穆楚克栋鲁布密谋,要将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灵柩、苏律定神物劫走,民国政府为了防止成吉思汗灵柩陷于异族之手,经过千里辗转,将成吉思汗灵柩和苏律定神物安放在兴隆山大佛殿里。1943年8月,蒋介石来兰下榻于胡宗南专门为其修建的兴隆山临时“行宫”,按照蒙古仪式祭奠成陵,并接见护灵人达乐古和达尔木,这二人据说是成吉思汗的嫡第系后裔。

成吉思汗文物陈列馆开馆典礼仪式于1991年6月26日举行。国家民盟主席费孝通为陈列馆题写了馆名,国家民委主任洛布桑、政协主席赵朴初、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赫分别题写了“一代天骄”、“大雄宝殿”和“民族精英”的匾额。甘肃省及兰州市四大家主要领导都参加了典礼。省委书记顾金池留下了“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的题词。护檐亭是悬挂着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阎锡山和21军团团长邓宝珊于1939年奉移成陵时所撰楹联。

1991年尹建鼎重书的阎联是:铁骑任纵横一代武功成大统,威名震欧亚千秋盛业说元朝。

1991年黎泉重书的邓联是:勋业满乾坤想当年叱咤风云纵横欧亚,寇氛连华夏看此日仓皇戎马凭吊英雄。

除了大佛殿,还有两座与近代名人相关的建筑也很有影响,一座是朱德纪念亭,一座是蒋介石行宫。朱德纪念亭位于三台岭前台原祖师殿旧址。为两层四角凉亭。祖师殿始建于乾隆年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修。1990年,为纪念朱德元帅1958年浏览于此,遂改建朱德纪念亭。

蒋介石行宫地址选在兴隆山栖云峰下、白云观前山坡平台上,兼收中西建筑风格,精美别致、庄严深遂,掩映于万绿织锦、浓荫环抱之中。小楼为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外墙是三合土抹面,内墙是石膏涂白,深红色木质地板,建筑物外观精巧玲珑,内部分间独具匠心。一楼有楼厅、候见室、侍从室、侍从人员休息室、会议室;二楼有会议室、办公室、机要室、化妆间、卫生间和卧室。1941年和1942年两度接待过蒋介石和宋美龄。1943年8月,蒋介石、宋美龄和机要秘书陈布雷等一行人马都住在这里六日。每天会后饭余,蒋介石拄拐杖、偕夫人在附近散步,或乘

●汪少潭

黄河中庭,金城前院;高峡相望,蔚为壮观。初名栖云,常有白云浩渺无际;后称兴隆,享誉陇右第一名山。

朝晖夕阴,暮雨晨岚;虹桥飞架,雪浪流湍。兴隆峡畔,八方游客听松读月;云龙桥下,四季清溪话地谈天。

亭台水榭,楼宇寺观,鬼斧神工,飞阁流丹。归隐世外,西周道人凿洞修行;普度众生,唐宋高僧造殿悟禅。

吾尝闻之,兴隆二十四景,景景佳妙;兴隆二字名山,字字千金。故四时登临,寻幽探险;必徒步穿越,用心体会;若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恐徒劳身心,少有收获焉!

或曰:夫景也者!观不如听,听不如读,读不如思也!所以一般旅游,无非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宾馆洗澡、景点拍照。花钱受罪,也算大开眼界;随波逐流,无非到此一游;此景之过乎?亦人之误耶?

吾常思之:龙马精神,勇立潮头,男儿志也!好大喜功,自命不凡,国人弊也。若非敝帚自珍,坐井观天,兴隆小丘,无比三山五岳,有愧陇上诸峰,岂可直呼其曰“陇右第一名山”耳?

余虽孤陋寡闻,尚知是非辨乎智者,谣言止于真相!故天下之大,非陇右所见,非中国所闻,非地球所载。茫茫宇宙,浩浩太空,无边无际,无尽无穷,其何为第一耶?退而思之,小小寰球、其次中国、再次陇右,横岭侧峰,遮天蔽日,高低远近,难识真容,其何为第一耶?每念及此,直欲穿时越空,破浪凌云,追古而溯源也。

今就陇右观之:石窟之美,壁画之最,蜚声海内外,莫高窟胡可抗衡?天设地造,栩栩如生,东方雕塑馆,麦积山岂有雷同?终年积雪,绵延千里,河西守护神,祁连山博大精深;道教之源,三清之始,黄帝问道处,崆峒山万古高风!其皆为第一乎?其曷为第一耶?

呜呼!第一之争,国人之癖;第一之好,人类通病也。七略四库、连中三元,无不以第一为荣。奥运冠军,世界纪录,莫不以第一为尊。于是乎,第一山、第一河、第一楼、第一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然沧海桑田,古今中外,天下之大,果有第一乎?

或告之曰:陇右第一,非为自夸,另有其故焉。

东瞰秦岭,西望祁连;雄踞北国,傲立高原。可观苍松翠柏,绵绵青山;可赏小桥流水,塞外江南;可读袅袅香火,白云蓝天;可聆飞禽走兽,历史云烟;人去楼空,西遗蒋公官邸,庄严肃穆,东立大佛宝殿。借马衔山之海拔成其高,携官滩沟之风物成其秀,建新滑索之飞渡成其趣,拥牡丹园之盛名成其美。更兼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两次下葬,两次回迁,曾病卒于征途,又移陵于外侮,拓中华领土于先,聚华夏民心于后。金戈铁马,不舍故园之恋;血雨腥风,难移报国之情。同仇敌忾,还我河山,伟大复兴,共建家园,当无愧乎兴隆之名耳!

昨夜酩酊,醒后辗转反侧,倍思故乡,于是临屏敲字,凑成兴隆山赋。丑时草创,寅时乃成,东方既白,不知所云!

2012年5月17日于正宁

滑竿上山游览。在这里,蒋介石主持召开了西北军政会议。会上,他部署兵力围剿陕甘宁边区,妄图一举***中央,可一年之后,他却带着国民党败退到了台湾孤岛。

当然,兴隆、栖云两山各有一些道教和佛教建筑,给这座风光秀美名胜景区的平添了许多神秘与沧桑……

朝元观位于二公祠后的山道旁,门额为刘一明书“朝元观”,其上高悬“陇右第一名山”木匾,原为大殿间,现为二层小楼。关圣殿高踞于九级之上,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1985年重修。是一座封闭式院落,殿正中彩塑关羽,两边为关兴、周仓,两厢为关公故事。殿外阶下为玉液泉,正对望河楼。

喜松亭位于山腰,为一六角飞檐画亭。1948年,由西北军政长官张治中建。亭周有石凳、石几。亭前是郁郁葱葱的云杉林,两柱悬挂张治中拟、水梓书的楹联:静调琴韵听流水,更历风寒爱老松。三官阁位于朱德纪念亭与太白泉之间。始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祀天官尧,地官舜、水官禹。1990年重建,改为三官阁,辟为综合服务中心。为庭院式建筑,正中是两层八角阁楼,两厢回廊相连。

太白泉现存一座二层四角混凝土画楼,位于二仙台斜上方山湾中。上层太白星,彩塑像高3米。下层下中砌有三孔泉眼,泉水清亮。相传五代时为三股泉,泉水清澈,冬不结冰。金贞元年(1153),更名为太白泉。清乾隆五十年(1785)被道士扩为池。清嘉庆十八年(1813)总督那彦成修建庙宇,光绪二十五年(1899)金县知县陈昌重修。翌年总督魏光焘辟为二层楼阁,并在庙内凿两眼圆形石孔,庙外接石雕龙头,使水从龙口中流出。泉水旁有于右任书“太白泉”碑。原建筑毁于“文革”,现建筑为1985年重建。太白泉又称求子洞,山会期间,求子的人很多。

丘祖阁、菩萨阁均在风月岭下。左为单间道观,供全真派长春真人丘处机,壁上绘反映刘一明修建兴隆山庙宇的绘画。右为供奉观世音的菩萨阁,单间,在丘祖阁的对面,均建于光绪年间。

黑虎殿其实是灵官殿,位于西山中部,祀黑虎灵官王善。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宣统元年重修。现建筑为1990年重修。二仙洞、三圣洞均位于黑虎殿左上方,均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为凿岩砖砌洞窟两洞相邻,各高2米,宽1.7米,深3.5米。南洞为二仙洞,祀宋代道士秦致通、李致亭;北洞为三圣洞,祀轩辕、苍颉、文昌帝君。

自在窝是刘一明修炼及生活的起居处,建于清乾隆年间。上台为砖木结构小舍,是刘一明炮制中药、炼丹的地方,被刘一明发挥为太上老君炼丹的地方。中台是中间大两室小的3孔砖窑,是刘一明的藏经洞,曾存放刘一明著作书版。下台为砖窑,为刘一明著书课徒的地方,现辟为开山祖师洞祀悟元子刘一明,眉匾为“悟得元关”。最底层砖窑北有一孔在岩壁上凿出的石洞,洞口很窄,只能侧着身子进去。石洞上宽上窄,顶上绘着一幅八卦。下面是一面石板炕,长2米,宽1.3米,是由一块卵形的石板搭成的。

混元阁位于栖云山主峰,刘一明建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三面悬崖,只有一路可通。山门上钟内悬一巨钟。大殿3间,前5间,两层山门楼,下边是厢房,上为复道式廊庭。混元为宋以后出现的一个教派,山门上有刘尔所撰写的“混元一阁”、“虚无自然”匾额。拂云阁位于栖云峰之中峰九宫台,建于1989年,是一幢三层塔式砖混小阁楼。因夜间远看,塔顶灯光与天上星星相互辉映,又被称为摘星楼、疑星阁。

1986年,将原马衔山林场与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合并,成立甘肃省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保护面积2.8万亩。受气候影响,兴隆山植被呈明显垂直带状分布。从山下向山巅依次是:2000米——2300米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有白桦、红桦、糙皮桦、杨树、辽东栎;2300米——2800米为温带常绿针叶林,乔木主要是云杉;2700米——3000米之间主要是寒温性灌木林,以高山柳、杜鹃、沙棘为主;30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和大型真菌的王国。有大型号真菌19科研所55属109种;目前已鉴定命名的昆虫1048种。其中,植物中有全国胸径最大的云杉、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星叶草、三级保护植物桃儿七、膜荚黄芪等;珍稀保护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鸢、雕、鹫、蓑衣鹤、锦鸡、石貂、马麝等13种。

到了兴隆山景区,还有两个地方很值得一去,一个是马衔山旅游小区,另一个是官滩沟旅游区。

马衔山旅游小区地处兴隆山南侧呈西北、东南走向,面积为398公顷,最高海拔3670米,山顶如平川,宽约8-10公里,长约40-50公里。马衔山以高山寒带冻土地貌为主要景观特征,高耸的地势和严寒的气候条件,使马衔山的地貌景物与兴隆山截然不同,而与号称地球三极的青藏高原极为相似。据《榆中县志》记载:唐代《故交河郡夫人慕容氏墓志序》中称马衔山为“薄寒山”;宋、明称“马御山”;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肃庄王将“马衔山”辟作避暑山庄;清代称“马寒山”,以“寒山积雪”列入榆中八景;民国年间改称“马衔山”,沿用至今。官滩沟系明代肃王牧马场旧址,旧称“肃府官滩”,现留有“牧马官滩”界牌一座。官滩沟旅游区属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兰州市东南25公里处的和平镇境内,面积为342公顷,是以森林自然生态为主的新型旅游区,近年来游客直线上升,已成为兰州市民周末休闲的最佳选择之一。

其实,每次上兴隆山,景色心情都不一样,我的记述实在太有限了,朋友们如果感兴趣,还是自己亲自走一趟吧……

新闻推荐

兰州上半年结案率91.7%党政纪处分256人

◇记者  吴少华鑫报讯 今年以来,兰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上半年,受理信访举报1359件,同比下降9.2%;处置...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兴隆山小记李志艳一般来兰州旅游的人大部分只是看看黄)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