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一河六区”建设不单单是引来外资,承接产业转移,而是探索一条新路——经济增长、统筹协调、环境友好、节能降耗,又好又快的低碳经济之路。
沾化打造“一河六区”高效生态蓝色经济产业体系,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界定的重点发展区域所用土地,多为滩涂、荒碱地,将其辟建成承担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型工业园区,既可以获得宝贵的开发空间,又可使自然环境得到改善,折射出可持续发展的执政理念。
虽然有大片的滩涂、荒碱地可供开发,沾化依然惜地如金,严格落实新开工项目评审论证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降低能耗。
沾化县实施“环境优化攻坚年”活动,出台了包括免收涉企行政性收费,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在内的多项优惠政策,支持“一河六区”建设,更重要的改革政府管理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让海风顺畅地吹进来。
为了更好地发挥“一河六区”的带动作用,沾化积极引入“飞地”概念,提供产业开发基地,享受特殊优惠政策。
“越是面对机遇,越要振奋精神,奋发有为。”县委书记耿涛反复强调,必须消除各种“等要靠”思想,消除埋怨畏难情绪,负重自强。他要求全体干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三大”机遇叠加的大背景下,我们是否把政策用足用够了?是否创造性地运用了中央政策?“如果没有思想和作风转变,那么各种机遇就都会丧失。”
观念更新的深度,既决定行为的方向,也决定行动的力度。沾化县举强基固本之炬,实施“理论武装、党内阳光、用人公信、三级联创、干群鱼水、廉政净土”六项行动,夯实科学发展之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温庆磊 通讯员 张云梓本报讯 春节前后,沾化县公安局在防事故、保民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等“四项指标平均下降69%,确保了全...
东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