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陈为玉)面对国内外异常复杂的经济形势,东港区商务局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四个转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全力推动外经贸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推进利用外资向产业升级转变。在重点产业上下功夫,围绕钢铁、汽车制造、高新技术等十大产业定向招商,拉长产业链条,切实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外资项目。在重点区域上下功夫,主攻韩日、突破欧美、扩大港台、巩固东南亚,紧盯日韩港台100强大企业,精心挑选一批大项目靠上推动。在重点项目上下功夫,对在建的森达美油脂、大润发超市等重点项目,落实包保责任制,确保外资足额到位;对已签约的富凯木器工业园、兴业世帆明珠广场等项目,争取项目快报批早出资。
以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对外贸易向提质增量转变。一是优化主体结构。坚持抓大带小,引导柠檬酸、水产品、电话机等出口骨干企业壮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外贸企业梯队。二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兴贸战略,重点加快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提高出口农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扩大出口农产品规模。三是优化市场结构。积极引导外贸企业巩固并深度挖掘日韩欧美等传统市场,大力开拓东盟等国际新兴市场。
以境外资源开发为重点,推进“走出去”向提高国际化水平转变。推动区内有条件企业安全高效“走出去”;积极帮助境外投资企业争引“走出去”专项扶持、贷款贴息等方面的资金,有效解决项目融资难问题;积极有序推进劳务输出,深度开拓日韩劳务市场,提升外派劳务层次。
以“创优争先”为载体,工作推进向深化服务转变。提高服务能力,积极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加强执行力建设,强化业务理论学习,提升素质,提高看家本领。提升预测能力,加强数据分析,准确把握外经贸运行态势,对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突出为全区经济发展大局服务,积极主动为区委、区政府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助手。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张源作为五金产业加工基地,岚山区高兴镇名不虚传。且不说规模以上企业,仅五金园区周边的南草坡、厉家湖、东牟家村、西牟家村等200余户农民都上了空气锤设备,一套设备2万...
东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