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在市中区党家街道办事处近日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敬轩掷地有声。他说,党员干部不但身在基层,心也要在基层。工作中,街道坚持把教育实践活动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牢固树立“发展就是民生、民生也是发展”的理念,以作风的明显改进促进中心工作,在推动中心工作中切实改进作风。
自上而下开门纳谏
自3月18日起,党家街道启动“书记热线连民心”服务活动,在各村、社区、厂企、单位等显著位置张贴《关于公布街道党工委书记热线电话的通告》,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同时,街道定期联系辖区群众代表,主动听取意见、征询建议,并将每月的1日、11日、21日上午定为开门接待群众时间,由街道党工委书记负责接待群众,面对面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
以“我为家乡发展献策”为主题,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和村、社区、“两新”党组织成员展开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对辖区内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民生改善等方面建言献计,并形成调研报告。针对辖区村落较多且比较分散的情况,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分头走访村(居)、驻地企事业单位、双管单位,深入群众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特别是在村(居)方面,真正做到村村必到、村民必见、村干部必谈。
脚踏泥土转变作风
早在春节之前,党家街道党工委成员就根据责任分工,深入村居、社区、厂企,主动走访困难群众、特殊群体、信访重点户等,深入查找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群众反映的“村级公章集中管理、群众盖章不方便”的问题,街道拟出台《加强村级公章管理的实施意见》,在各村设置代办员,为群众提供公章代办服务。街道将“问题导向”贯穿活动始终,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开整改情况和整改成效,请群众监督。
4月7日,街道组织召开“千人学习大会”,向辖区所有党员发放学习资料,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街道将主动上门。
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在2月7日召开的市中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表彰大会上,区委书记朱红方提出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挖掘空间第一潜力、释放改革第一红利、重视民生第一根本、强化干部第一保障的五个“第一”。对党家街道来说,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更是凝聚智慧力量、推动辖区跨越发展的重大契机。
街道在市中区“全域发展”的思路下,把教育实践活动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继续抓好现代物流、交通装备制造两大产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辖区土地资源雄厚、交通条件便利、发展空间广阔的优势,突出特色农业园区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探索、新兴工业园区建设,用“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新成果,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本报记者 王立冰 通讯员 钟蕾)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朱希杰 毛长玲 记者 李雪梅)每个月的10日是大桥镇计生办公室为全镇72个行政村有计划怀孕育龄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日子。为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孕前检查率,把好预防出生...
东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