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和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东阿县姜楼镇积极落实各项措施,加大农村幸福院项目建设进度,为农村老人敲开了“幸福之门”。
该镇按照“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原则,优先选择村集体经济较好、建院积极性较高的村,并充分利用该村文化服务中心场地,将其空闲的房屋,加以修缮装修,解决幸福院的建设场所,促进闲置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该镇还要求设置床位不少于20张,具备“四室一厅一所”(休息室、娱乐室、图书室、卫生室、餐厅和活动场所)的硬件要求,真正让空巢、独居的农村老人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通讯员张雪
燕塔街道
为银铃老人保驾护航
近年来,莘县燕塔街道立足于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提高广大老年人的抗风险能力,大力推进实施“银龄安康工程”,为广大老人构筑起安全屏障,得到了老人们的广泛好评。
自“银龄安康工程”工作开展以来,街道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社区、村负责人为成员的“银龄安康工程”领导小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确保该项工作得到顺利推进。
该镇采用宣传车、村广播、宣传彩页、宣传公告等形式,发动包村干部走村入户,大力宣传“银龄安康工程”的好处,提高了全社会对“银龄安康工程”的认可度。并积极引导儿女为父母入保险,在全街道营造出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通过广泛宣传以及对理赔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提高广大老年人投保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投保工作正在扎实有序开展,全街道共3218位老人参保,参保金额达64360元。
通讯员卢士楠
韩集乡前姜村
捐出来的好村风
聊城高新区韩集乡前姜村的村风在乡里是出了名的好,这个村民风淳补,为人好助。谁家有过不去的坎,只要说出来,村民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共度难关。
众人齐心救男童
2011年11月2日下午,前姜村姜玉利家的6岁男孩不慎从自家屋顶上摔了下来,造成脑部受伤,急需住院治疗。可是姜玉利家是特困户,妻子患有精神病,住院多次,为了给妻子治病,姜玉利已将家中三轮车、牲畜、粮食卖光,还欠了很多外债,根本没钱给孩子治疗。村支部书记姜兆柱了解到此事,当天晚上就召开了全体村组干部会,村两委决定号召村民为该户捐款。
第二天早上七点,支部书记姜兆柱在广播喇叭上向全体村民说明了情况,要求党员干部带头,群众自愿,为姜玉利捐款,决不让6岁的孩子因为缺钱得不到及时治疗而留下后遗症,造成终身残疾。
3小时的时间,村民共计捐款14489元,涉及在家农户257户,上到白发苍苍70岁以上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孩子,都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钱。由于捐款及时到位,孩子经过及时治疗,最终平安出院。
共建休闲好去处
随着村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精神生活也要求越来越高。茶余饭后,一些村民喜欢聚集在村东面的一个饭店外跳健身舞,但由于场地狭小,很多村民想参与却没有空间。而村里正好有一个废旧池塘,早已荒废成了垃圾场。村党支部早就想解决这个问题,但苦于没有资金,一直没有动静。如果把这个池塘垫平,修建成广场,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事。
可是村集体没有收入,这个方案迟迟也不能实行。后来,几个村民知道了村委会的这个方案及村集体的现状后,主动找到村党支部,提出了捐款计划。村两委通过研究后,同意了这个计划。当天晚上,这几个村民就拿来了捐款,此次捐款累计达17000元,完全解决了池塘垫土资金问题。
仅用了一天的时间,村民就主动把池塘边上的粪堆、树木、柴草全部清理干净,村委会联系了拉土车,将池塘完全垫平。铺平了地面,拉上了电,安装了电灯,配备了音响等设施。目前,广场已正式启动,全体村民有了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通讯员周玉琪
新闻推荐
5月5日,为保证淘汰黄标车专项治理工作依法顺利进行,东阿县鱼山司法所在辖区内组织开展淘汰黄标车专项治理了法制宣传活动。此次宣传活动以“切实加强监管、依法保护环境”为主题,通过发放宣...
东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