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王西辉 李安秋)5月14日上午,南湖镇海卓液压的生产车间正开足马力,全力完成订单,项目与山大、西北工大、中国农大、西南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吸引了长江学者1名,泰山学者2名……
在南湖镇,随着城镇建设、重点项目、现代农业、惠民工程等58项重点项目扎堆落地,这里已经成为集聚潜能的“洼地”,全镇处处呈现出拼抢进度、你追我赶的喜人态势。
“南湖洼地”从何而来?这么多项目“扎堆”南湖原因何在?
配套完备、产业聚集、服务到位、放水养鱼、活水肥鱼……这些因素被提及的最频繁。
打基础,利长远。南湖镇前期对基础设施投入的后续效应不断显现。在城镇片区,通过前期的统一规划、道路提升、管线规划、排水设施建设,到目前,南湖镇已经全面解决了水、电、供暖、燃气、排污、排水等基础配套,成为了市政功能配套最完善的小城镇。投资1400万元的山海路—335省道连接线工程建成通车后,打通了近城片区内南北通道,在城郊区域,市政基础配套逐步实现“城镇一体化”,交通、供水、供电、燃气、污水处理等管网框架基本建成。
产业聚集效应更加突出。农业方面,通过不断加强土地流转,借助外来的工商资本,锦谷绿地、润欣农林、润禾农业、马陵春、梨园春等一批龙头企业、规模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萌发;苗木产业由单一向多元高端发展,既有苗木“老字号”徐家坪、大宅科,也有金枫彩色苗木、常旺白皮松等后起之秀。西沈马庄、相家官庄的大棚蔬菜直供市民餐桌,果蔬之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一些特色品牌“抱团”起来发展,正在“进军”城郊休闲农业大市场。工业园区内,一大批绿色、创新、高科技含量、带动力强的项目落户发展,信科源、博峰源、华洋新能源等项目,都不断成长为行业内的龙头和翘楚,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如果说配套设施和产业链打造是硬件,那么服务就是最好的“软环境”。年初,南湖镇对2015年重点工作进行梳理,确定了田园城市、文化城镇、休闲农业、社会管理和基层党建五项工程58个重点项目,对每个项目都细化分解了任务目标、完成期限、包保镇级领导和责任人,实行工程化、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考核。对进展采取“周汇总、月调度、季通报、年终考核”,每月对已经完成的项目进行“销号”,对推进不力的责任人严格问责。东港中医院项目区内59亩土地和5处房屋,1周之内,全部实现拆除腾空,确保了项目按时开工。伴随着对实验高中西校区、旅游文化城、东港中医院等项目的服务,项目推进“南湖模式”,成为了吸引众多项目落地的重要因素。
新闻推荐
■大学生自主创业所享受的工商注册优惠政策 对大学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自首次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性事业收费。大学生申办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受...
东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