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肖会
通讯员范勇刘志领报道
本报聊城讯“按照车辆和驾驶人员属地化管理的要求,建立完善社区实有车辆及驾驶人基础信息台账,把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网络覆盖到社区,确保社区内机动车注册登记率达到95%,机动车检验率达到90%,驾驶人审验率达到95%。结合社区交通管理需求,东阿县交安委在阿胶社区、盛世华府、郭铁小区建立了三处交通安全服务站,使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方便及时地办理违章查询、处理、补换证、网上预选号牌等业务,基本实现了全县车管服务的“全覆盖”。9月20日,在汇报“创建交通安全管理样板市”工作时,东阿县交警大队办公室主任杨庆新说。
2015年,聊城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交通安全管理样板市”战略部署,全市各级部门热烈响应。东阿县在全面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交通安全管理样板市的实施意见》和建立健全交通管理和安全考核两项机制工作中总结出一整套先进经验。
为了全面构建“一二三六”交通安全体系,聊城各县(市、区)交安委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延伸职能、开展工作。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政府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各乡镇(街道)政府驻地建立交通管理服务站,履行本行政区道路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站长由乡镇(街道)领导兼任,从现有乡镇(街道)干部中调配工作人员作为“交通管理员”,每个乡镇(街道)至少配备2名;行政村(社区)委会建立交通管理服务室,主任由村干部兼任,确定专人作为“交通协管员”负责交通安全监管职责,每个行政村(社区)委会至少配备1名。乡、村依托“聊城市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台账,对辖区驾驶人每季度进行一次宣传教育。
村设立交通安全劝导站,发动协管员、治保人员、志愿者等力量开展劝导,确保交通违法不出村、不上路。各县(市、区)至少推出30%的示范乡镇;2015年底,所有乡镇(街道)、50%的村居达到标准要求。
同时,聊城市各级部门还积极健全考核机制,不遗余力地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考核。目前,由市委、市政府组成的大督查委员会已经进入工作化常态,他们将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跟踪督导,定期专项检查,并通报全市。
“两项机制,是提升交管服务水平,构建和谐交通的基础,也是争创交通管理样板市的必由之路,只有扎紧制度的牢笼,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两项机制的主要内容就是管理和考核。在实际工作中,围绕着管理和考核两大机制,不断夯实创建基础,使全市交通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基本达到了“双下降”目标,为聊城“创建交通安全管理样板市”夯实了基础。”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副队长王晓伟说。(本栏目由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协办,欢迎读者提供互动线索。热线电话:15964781682;邮箱:dzrblcxw@163.com)
新闻推荐
□黄元肖高田报道本报东阿讯为了促进全镇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圆满完成全年任务指标,东阿县姜楼镇近期召开了全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座谈会,共同为姜楼镇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会上...
东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