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 临清新闻 阳谷新闻 莘县新闻 茌平新闻 东阿新闻 冠县新闻 高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聊城市 > 高唐新闻 > 正文

建2个甜瓜大棚,一年收入4万多元。贫困户张启良 农业培训让门外汉成“瓜王”

来源:大众日报 2018-01-04 02:2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李梦孙亚飞

本报通讯员赵永斌董曌

“在政府扶持下,建了2个甜瓜大棚,一年收入4万多元,日子过得宽裕了!”元旦前夕,说起村里的扶贫大棚,51岁的张启良乐得合不拢嘴。

张启良是高唐县杨屯镇杨西村的贫困户,别看他文化程度不高,但要说起搞大棚甜瓜种植,他却头头是道。在杨西村,一提张启良,村民都称赞他是远近闻名的“甜瓜王”。

“经常有老师来给咱老百姓讲授农业知识,可有耐心了,俺不明白的问题老师都能一一解答。”张启良告诉记者,他其实也是大棚种植的门外汉。自从镇政府组织开展设施农业培训以来,张启良积极参加培训,从大棚的搭建,到瓜菜的选种、育苗、栽培管理,他一步步学起。有时书看不懂,他就看光盘;光盘上没有的他就看书,实在不懂之处,他就向老师请教。很快,他便掌握了大棚种植技术,再加上政府给予贫困户的帮扶措施,使他更坚定了实现心中的“大棚致富梦”。

说起张启良的“大棚路”,并非一帆风顺。“咱上有老下有小,够吃够喝就行了,哪敢冒这风险?万一赔了呢?”面对妻子的担心,他从未放弃。他“盯在”大棚里,每一个环节都脚踏实地地去做。从配制营养土、装营养钵,到浇水下种、温度控制,他做得一丝不苟。新苗出土了,他像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瓜苗移栽过程中,他采用大棚内整地打岗、黑色药物地膜覆盖新技术。每亩可栽种2000棵左右,一棵可结果3—4个,每个瓜重一斤多。由于他选的品种成熟早,成色好,皮厚,耐拖运,又无公害,含糖量高,能卖上好价钱,张启良便成了杨屯镇远近闻名的“甜瓜王”。

张启良种瓜成功了,腰包逐渐鼓了起来,但他先富不忘带后富。在他的带动下,同村的李华强、王荣合等贫困户也开始种植甜瓜。张启良经常给他们传授技术,并到各户大棚里进行技术指导。特别是他通过村里的广播,举行大棚栽培技术讲座,组织部分村民观看大棚瓜菜栽培光盘,深得群众好评。

“这都是政府的政策好!俺以前是贫困户,承包大棚种植,不仅租金低,还免费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指导,俺可算是摘了穷帽了!”张启良说,“水、电、化肥和技术都免费给俺提供,还给找销路,真是省事又省心,俺现在奔小康了,一定得回报政府!”

在杨屯镇,有不少像张启良一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依靠扶贫甜瓜大棚,就实现了自身脱贫。他们又带动其他贫困户致富,形成良性循环。

新闻推荐

昔日贫困户 变身“月薪族”

开栏的话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工作中,聊城探索多条脱贫致富的途径,通过“旅游+”“文化+”“慈善+...

高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高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建2个甜瓜大棚,一年收入4万多元。贫困户张启良 农业培训让门外汉成“瓜王”)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