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胶州路、热河路、聊城路、辽宁路、李村路、上海路、高密路等有许多小书店,别看店小,却有不少好书。”
前几年,我所居住的观象山没有暖气,每到寒冬就搬到松山路女儿家。那虽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盖的房子,周围环境不是太好,但空气中却弥漫一种软软的、幽幽的书香。其原因有二:一是近邻是医学院的宿舍,有学子和教授们的读书声;二是图书批发市场近在咫尺,偌大的图书市场犹如书海,图书琳琅满目、色彩纷呈,我倒显得渺小得像小蜜蜂在图书丛中踯躅。
淘书之乐,乐在过程。过去,胶州路、热河路、聊城路、辽宁路、李村路、上海路、高密路等有许多小书店,别看店小,却有不少好书。我经常到这些书店转悠,每次都不空手,总有收获。过去胶州路有一个 “天一阁”书店,别看就一间屋,8个平方米,却有许多好书,中国台湾作家张晓风、罗兰、席慕容、林清玄等作家早期作品就是在这个小书店买的。可惜,建快速路这个书店拆掉了。我有上百本书是在高密路小书店买的。那个书店有位老先生有70多岁了,他喜欢读书,有时和我聊起钱穆、陈寅恪等西南联大诸多教授的轶闻轶事。原本是店主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却成了书友,就是你不想买都要买几本带回去。有时和妻子一块去商店,她买完东西一转脸看不到我了,到书店找,保准有我。她常常埋怨我是书痴。不知怎的,我只要闻到书香,就拔不动腿。有一次在辽宁路一个小书店看到一部《鲁迅全传》平装本,价值100元。我心里想真便宜。家里虽有不少鲁迅作品集,但没有全传,又怕是盗版。我就翻看了几篇熟悉的作品,结果连标点符号都不错。当即掏出100元大票买下。18本选集太沉,只好打车送回家,心里既乐甜,又有满足感。
近几年,这些小书店一个个消失了,我有点怅然若失之感。有的虽惨淡经营,但本来不大的空间,也摆上了杂货,不伦不类。从而,使我等许多书迷,失去不少去处和乐趣。今年“两会”期间,著名作家、国务院参事张抗抗,搞了个提案。她做了个调查,全国百分之九十的私营书店赔钱。她倡导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扶持。至此,我才恍然大悟,个体书店赔钱,消失是自然的事。图书不繁荣,没有文化气息,没有文化味,谈何建文化大市、大区?所以,我支持张抗抗的观点,政府应在税收上给予扶持。除此,我还想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图书太贵,许多群众买不起书,买不起书就减少读书的人群。窃以为,主要原因出版垄断,书号太贵。出版社应降低成本,薄利多销,才有繁荣图书市场的可能,才能让城市充满书香味。
◎侯修圃
作者简介:散文作家,出有《城西旧事》等散文集6部;荣获2010年首届中国当代散文奖。
新闻推荐
入伏之后,炎炎烈日让不少市民的就餐方式悄然改变,各种“懒人经济”格外火热。快餐店、外卖送餐……原本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餐饮方式愈加火热。除了传统餐饮企业,各种O2O等线上餐饮公司的介入,也让...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