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 临清新闻 阳谷新闻 莘县新闻 茌平新闻 东阿新闻 冠县新闻 高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聊城市 > 聊城新闻 > 正文

王凤喜:为民苟有恒 真情溢芬芳李可新 谢锦花

来源:东昌时讯 2014-04-14 11:3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可新  通讯员  谢锦花

事有人管,难有人帮,苦有人问——这是新区街道北顺资管会任庄小区的真实写照,面对常住人口600余人现状,历届班子党员干部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以全心全意的付出,换取居民百分之百的满意,赢得了居民们的交口称赞。

64岁的王凤喜,现任北顺资管会书记,这个四十年前就开始参与居委工作,曾任居委妇女主任等职的老党员,是北顺几十年创业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在北顺发展的四十多年间,居委历届班子和群众经受了多少的苦闷、多少的磨难,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4月8日,和煦的春光让人神清气爽,记者来到北顺资管会任庄小区,走进小区干净整洁的道路、三五成群的大爷大妈们晒太阳的、健身的、孩子们在一旁玩耍,画面很是和谐。

“我们这的大事小事都有资管会给管着,像我今年55岁,每个月能拿居委发的980块的养老补助那。”“哎呀,桂荣,你还不知道哪,这个季度咱养老补助涨钱了,马上就快打到折上了,你能拿1100,我呀,能拿1400,呵呵,我和老头都花不了呢。”一旁87岁的左万香老人笑着纠正道。“我们家客厅的灯棍坏了,给咱居委一说,接着就给换上新的了,暖气费给咱拿一半,停车场给咱修好,市外晾衣架给咱架上……”“一句话,凡是咱群众的事,居委样样都给操心,咱们多幸福啊。”说起居委为民办的实事好事,群众七嘴八舌地说道。

昔日穷村蜕变  坐拥亿元资产

五十年代的小任庄,仅有任家、王家、房家、梁家、付家、陈家留姓氏,共人口不足70人,全村靠给城里富户种地、看坟维持生活,聊以度日。解放后,任庄人有了自己的土地,开始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可是地里打出的粮食,麦子只有筷子那么高,一亩地最多只能产100多斤,玉米长的更是可怜,只有镰把那么高,任庄人只有靠天吃饭,风调雨顺了,打的粮食还能够吃,一遇旱涝就要挨饿。在任庄小区老人们的记忆里,北顺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前身,也就是解放初期聊城县城关公社任庄村,是典型的穷村。

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任庄村从农村转为城市,资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现在的北顺资产管理委员会,已经拥有占地约四十亩的北顺石材市场一处,在兴华西路和东昌西路繁华路段临街商业房产约15000平方米等。从昔日的小穷村发展到拥有上亿资产的居委,正是居委一班人听民意、凝民智的结果。

原来有一处“鸡肋”式的不良资产,不能给居委带来效益,还占用了大量资金。2010年,王凤喜顶着重重压力,决定将其处理掉,这笔资产处理后,换来4660万元现金,接着以这笔资金购置了市中心黄金地段的一块土地,建起了建筑面积近四千平方米的临街商业楼。这一卖一买一建,既避免了不良资产长期闲置,又增加了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北顺资管会的主要依靠集体资产的租赁取得收入的,2013年,有的部分租房户的租赁合同到期,经过充分调查周边房屋的租赁价格,将部分租赁价格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又增加了集体收入。同时,他们还充分利用闲置的空地,扩大市场规模。2010年,将北顺石材市场北边的一条废弃排水沟改为暗沟,这样地上就闲置了一片四亩左右的空地,2011年,又购买了新土将空地填平,2013年上半年,又投资50多万元将该空地硬化,修了一条东西约200米长,宽4米得水泥路,路地北侧约四亩的空地硬化完成后,交给北顺石材市场作为货场进行使用,既充分利用了闲置空地,又扩大了市场的规模,增加了资管会的收入。

近年来,北顺居委通过这样闪展腾挪的运作方式,盘活了闲转置的集体资产,集体经济快速增加,加之原有的集体资产,目前,北顺居委集体资产达到1亿多元。

为群众谋福利 人性关爱暖人心

“这几十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和街道党委领导帮助下,班子和谐,集体经济实现了大发展,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居民们的福利,让居民们实实在在地分享发展的果实,群众再小的事,我们都当大事来办。”北顺居委书记王凤喜的话语十分朴实。

集体壮大了,居委一直努力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随着公共积累不断增加,居民的福利待遇也在不断提高。单单是养老补助,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每人每月30元,到2014年,55岁至60岁居民的养老补助提高到每月1100元,60岁以上的老人养老金每人每月1400元。自2013年年初,居委拿出200多万元建立了55周岁以上老人医疗补助账户,看病也不用花自己的钱了;另外,每年春节,按照不同的年龄段,居委向每个居民发放600至1500元的过年红包。同时,居委负担着全部居民的物业费和公共设施维修费用,并承担了居民一半的取暖费,他们还投资45万元为居民建了停车场……

日前,王凤喜带领的一班人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展开,把群众最关心的事放在首位,在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后,进行集中讨论,提出了今年为民办的两件大事“双响炮”工程。一响是让群众的生活水平再提升——提高群众的养老金,55至60岁的群众由980元提高到1100元,60岁以上的从1200元提高到1400元;二响是小区整修工程,针对群众反映的顶楼漏雨严重、大门有损坏等,居委决定出资30万元对全部楼顶进行防水整修,对小区大门、楼道防盗门全部换新,对每个楼道内小广告进行清理,全部粉刷仿瓷……目前,楼顶整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群众对这两项为民利民工程拍手称赞。

“楼顶整修是个大工程,我们先用水泥抹一遍楼顶,找水平层,等水泥干了之后,再全部铺上SBS防水层,铺双层,咱居委不惜多花钱,彻底解决漏雨问题。”小区负责维修的刘广周师父介绍。“你们来看看这些电表箱,都是刚换上的,全部是不锈钢的,原来的电表箱一生锈就碱坏了,下雨经常短路,不用居民提意见,咱居委就给换了。一句话,凡是咱群众的事,居委样样都给操心。”

惠民医疗补贴  群众老有所“医” 

记者在小区采访时了解到,居民的日子现在富裕了,婆媳没矛盾,邻里很和睦,小区里老人年龄越来越大,生病住院也成了常事。“不愁吃不愁穿,每月都给发钱,生病了住院自己一分都不用花,平时扭扭秧歌唱唱歌,多活个十年八年都不是问题。”居民王凤文高兴地说。

这些年来,虽然居民参加了城镇合作医疗,但只能报销一部分医疗费用,仍有部分医疗费不能报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3年初,经过走访群众、酝酿,研究,决定为55周岁以上居民发放医疗补助金,这也是我区首个集体组织为居民设立医疗专项账户。医保不能报销的医疗费,在资管会设置的医保账户内报销。仅2013年一年,居委就为20名居民发放了医疗补助款,共计16.5万元。

“我妈原来有病了,怕给我们儿女添负担不舍得好好住院看病,现在咱居委给设立了专门的医疗补助账户,看病不用愁了,我妈终于安心养病了。”居民任国兰的儿子对记者说,3月份,任国兰患心血管病住院,除去城镇医疗报销的费用还有4800元,他便拿着出院结算单据来到了居委,当即就领到了4800元的医疗补助金。

“现在看病不用再花自家一分钱了,孩子们的负担也轻了,这样的好事也就是我们北顺有。”谈起这个政策,北顺居委的居民们都既兴奋又自豪。

“群众利益无小事,今年的两项大事完成后,我们准备再选拔几名年轻的有知识有文化有头脑的干部,继续做大做强集体经济,让群众享受更多的福利,让北顺居民成为最幸福的居民……”对于下一步如何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王凤喜思路清晰,充满信心和希望。

新闻推荐

我区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实现稳步发展刘颖 闫亚楠

...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王凤喜:为民苟有恒 真情溢芬芳李可新 谢锦花)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