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光岳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当时驻守东昌府的指挥官员陈镛,想利用筑城剩余砖石木料在城中心建一楼阁,以观敌料远,击鼓报时。要求是基座要有十字通道,上部为四层全木结构,外加围廊,不准用一寸铁钉,限期一年完工。
能工巧匠集恩广义,各显神通,不几日便建起了青砖底座。可全木型楼体总拿不出可心的图样,施工无法进行。正当大家焦愁之际,废料堆旁坐下了一位木工老头,身边放着一个用杂木条搭成的精巧的楼阁模型,这正是想建楼阁的模型。人们欣喜万分,正聚精会神地看那模型时,老头已杳无踪影。
施工时,发现一根一搂多粗、三丈多长的木柱中有严重糠,不能使用。这么大的料没有余数,一时又找不到料源,大家又长嘘短叹起来。那老头突然又出现在工地上,说道:“此非难事,你们备下锯末五车,芦席二十领,水胶二十斤,明日不误你们用就是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一根又粗又长的木柱出现在工地上,用尺子一量,粗细长短恰好。四十根木柱就这样竖起来了。工程完工后,人们拆除了脚手架,却发现在楼的最高层西北角正檐下,露出半扎长的一根椽头。上去锯,得重搭脚手架,不锯又十分碍眼,大家左右为难之际,那位神秘老头又出现了,只见他从腰后抽出利斧,往那椽子头上一扔,只听“嚓”的一声,便把那长出的椽子头砍齐了。在众人的一片欢呼声中,老头又不见了。人们传说这老头就是鲁班祖师,为了纪念其人,特在一楼北墙檐下修建了一座鲁班祠。廖程
新闻推荐
阳信路上一棵近百年的老槐树,突然被“砍头”;另外一条路上多棵三四十岁的老树也同样被斩首,周围居民看着这些莫名被 “毁”的大树都心疼。“那棵老槐树比我的年纪都大,至少得有百年了,现在只剩下孤零...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