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欣
采访古楼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刘冢义确实不易,他每周一、三、五上午坐诊,并且找他看病的人实在太多,所以采访是在断断续续中进行的。
“刘主任对待患者,对待治疗这项工作很认真。每次来了病人他都是很热情的先让患者坐下,然后再详细询问病人发病情况。刘主任,心肠好,医术又高,为人也是杠杠滴,我只要身体不舒服就来找他。”69岁,家住回民小区的窦大爷见到我们就夸起了刘冢义。而刘冢义认为,医院作为治疗病患的主体,医生就应该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把患者当成是自己的亲人。为此,前来找刘主任看病的患者很多都是让他看了几十年的老病号。
今年70岁的刘冢义,2010年1月份被聘到古楼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自1970年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内科专业毕业后,在中医科诊疗岗位上一干就是42年。见到刘主任时,他精神矍铄的正在为病人看着病,开始我们以为刘冢义也就是50多岁,经过交流没想到他已是70岁的老中医专家了。
1970年毕业后,刘冢义便进了莘县乡镇医院;1976年被调到聊城市第二建筑公司职工医院,一干就是20年;1996年他又被调到区人大机关医院,直到2005年12月退休。退休后他被兴业医院聘用,2010年1月份被聘到古楼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至今,从没放弃对事业的热爱。
自从进了古楼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一、三、五上午找刘主任看病的人络绎不绝,让他从早忙到中午。只要中医科专家门诊开门,天天应诊,刘冢义一上午下来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一门心事都放在居民的健康上。刘冢义的医术和服务尤其是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着社区居民,社区居民的高度信任更鼓舞着他。“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卧病在床,上一趟医院,又要扶下楼,又要搭车,需要家里的好几个人忙乎。只要刘主任能抽开身,他就送诊上门,从来不嫌麻烦。这样既节约了居民的时间和开销,也方便了他们就诊。”同科室的李大夫说道。
“作为一个医生,只有把病人当亲人,病人才能相信你。把治病救人当成一种乐趣,把与病人打交道当成最高兴的事,这样也不会嫌麻烦。”这些朴实的话就出自刘冢义的口中。也因此,来找刘冢义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有的通过电话咨询,还有的甚至还要提前预约。家住朱老庄镇南顾村的韩邴氏,今年89岁,是刘冢义的老病号。她患有慢性胃病、冠心病、高血压等,让刘冢义看了几十年的病,就相信刘冢义,只要身体稍有不适,就来找刘冢义,不相信其他大夫开的药。年前感冒发烧,儿子在老家的门诊为其拿了退烧药,就是不服用,非让儿子打电话询问刘冢义,直到听到刘冢义确定儿子拿的药没问题才服用。刘冢义就是这么的受害患者青睐、信任,所以,经他看到病的很多患者宁愿多跑路,也都愿意找刘冢义看病咨询问题。
据同事李大夫介绍,刘冢义从事中医近40多年,在工作中他经常带着书本来坐诊,有时碰到患有特殊病症的病人,不能立即诊断,他就会拿出书本翻看潜心研究。如果科室没有患者时,他也会时常拿出书本翻阅,学习中医理论知识,有时还向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求教,在民间收集单方验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练。刘冢义也表示,在医学的道路上,他还将继续潜心医学,执医为民。
新闻推荐
...
莘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莘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