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肖会报道
本报莘县讯“王书记,我可真想你啊!如今还这样惦记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近日,在莘县妹冢镇四合村,90岁高龄的老党员王福文躺在病榻之上,紧握着聊城市交通局出租车管理科科长王红星的手,感动地说。
2010年,省委组织部从省市县机关选派一批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当年7月,王红星被选派到莘县妹冢镇四合村任党支部书记。
四合村地处妹冢镇偏远地区,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全村220户村民收入普遍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王红星走村入户听民声,真抓实干抓党建,短短两年就使这个全镇的“落后村”发生了根本转变。针对基层党建活动处于停滞的现状,他争取政策资金,建成全镇硬件设施最好的党员活动室。为解决村民出行难,他带领全村干部修通了长2.5公里、宽4米的沥青油漆路,彻底改变了村民出行难的落后状况。他还争取项目资金近10万元,给村里244户村民安上了自来水;为解决井少、地多,农田灌溉用水紧张的现实问题,又向县水务局争取政策,为村里免费新打6眼机井。
为发展全村经济,他在四合村成立起了44个蔬菜大棚户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莘县盛资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农资采购、蔬菜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为蔬菜大棚户提供各种服务。2012年底在全镇各项指标的综合评比中,四合村从落后的三类村一举跃进到一类村行列。
2012年,王红星离任返岗,任聊城市交通局出租车管理科科长。他建章立制,规范化管理,同时协调出租车管理部门和企业,多方教育出租车驾驶员遵守交通秩序,弘扬传统美德,引导“的哥的姐”热心公益,以自身行动展现聊城风采。在他的带动下,聊城市出租车行业“爱心车队”应运而生。
离任的王红星,一直对曾经工作过的莘县妹冢镇四合村念念不忘。每逢工作之余,他都会致电村“两委”,并就全村发展的难点问题多方协调。他多次对“爱心车队”的师傅们讲述四合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情况。近日,他与“爱心车队”驾驶员代表购买了米、面、油等慰问品来到四合村,对全村19户贫困户和6名高龄党员进行慰问。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在王科长的带领和支持下,我们将经常举办这样的公益活动,打造聊城‘爱心车队\’的品牌旗帜。”“爱心车队”队长许则静说。
新闻推荐
□张丁材杨秀萍报道本报莘县讯莘县大张家镇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乡村环境、农民素质、文化活动等问题,做好三篇文章,强力推进“乡村文明行动”,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做好整治文章。...
莘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